4月4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2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旨在更好地反映過去一年全球和我國氣候變化領域科學熱點、前沿研究成果和科技應用,體現氣候變化科學、政策和行動間的支撐與互動,為傳播氣候變化科學新進展、新認知,提高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建立氣候適應型社會和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路徑選擇和經驗參考。

資料圖 據圖蟲創意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2022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局主辦,國家氣候中心承辦,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等單位參與,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氣候變化領域知名專家對候選科學事件進行評選確定。
“2022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包括: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統一了氣候風險的科學框架;《科學》等期刊發表氣候臨界點研究揭示氣候變化風險;中國發布面向2035的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聯合國發起全民早期預警倡議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第一個“碳中和”冬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中國風電光伏年發電量首超1萬億千瓦時;中國發布《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國掀起全民“雙碳”科普高潮;中國具備天空地碳監測評估能力;歐盟實施系列科技創新戰略加速能源轉型。
其中,以事件第一個“碳中和”冬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為例,2022年北京冬奧會充分應用低碳技術,通過光伏和風能發電的低碳能源利用、低碳場館建設、低碳交通、低碳辦公等低碳管理措施,采取地方捐贈林業碳匯、企業贊助核證碳減排量等方式實現碳補償,圓滿兌現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北京冬奧會還建立了覆蓋基線/實際排放量核算、減排量核算及抵消全流程的碳中和方法學,對舉辦其他重大活動提供了碳中和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