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頂層設計 構建合力攻堅格局
2022年,山東省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將節約用水作為重點內容率先開展專項巡視。山東省水利廳、省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方案》,明確部門責任分工,扎實推動工作落實。《山東省節約用水條例》于2022年1月正式施行,沿黃9市開展“黃河水資源保護與節約集約利用”協同立法,9件法規成果已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為黃河戰略流域協同進行立法,為開展節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地方性法規保障。
為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德州市啟動節約用水集成改革,濱州市開展“四水四定強引領,五水并舉謀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凝聚起全社會節水控水工作共識。在各級黨委、政府高位推動下,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縱深推進的節水工作強大合力。
實施正向激勵 完善節水促進機制
山東省將落實節水激勵政策作為主攻方向,對上積極爭取,橫向積極協調,多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省委省政府將節水工作納入督查激勵事項,每年對工作力度大、成效好的5個設區市進行督查激勵。2023年,省財政專門安排節水補助資金1000萬元,對每個督查激勵的市獎勵200萬元。為鼓勵先進、激發干勁,省節水聯席會議在全省開展了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專項通報表揚。
為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節水領域,山東省水利廳會同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啟動“節水貸”融資服務工作,為節水項目建設、節水企業發展提供專項信貸支持,已扶持節水項目26個,累計授信額度18.6億元,貸款余額近3億元。專門印發通知加快推進合同節水管理,2022年,全省實施合同節水項目22個,吸引社會資本5.28億元。2023年,為6個市安排補助資金344萬元,著力打造合同節水管理典型。
堅持示范引領 推進節水載體建設
山東省將節水載體作為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發動各部門積極參與,不斷鞏固擴大建設成果。2022年,全省新增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25個,累計建成119個,覆蓋率87%;評估認定節水型高校32所,累計76所,建成率達到48%;山東省省直機關全部建成節水型單位,水利行業節水型單位建設全面完成;新評估公布8處省級節水教育實踐基地,累計公布24處,成為面向全社會開展節水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
今年1月,山東省委省政府批準省水利廳開展“水資源集約節約示范創建”活動,包括水資源集約節約示范縣、節水型高校、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節水標桿、節水型灌區5項,其中,水資源集約節約示范縣為新申請創建項目,節水載體建設步入省級示范創建新階段,節水載體建設步伐加快,節水載體建設成效顯著。
強化監督檢查 規范節水管理工作
山東省加快完善節水制度體系,2022年分別印發進一步規范節水評價工作、加強用水定額管理的通知,近期將印發嚴格計劃用水管理的通知。不斷強化用水定額體系建設和執行應用。2022年,制訂、修訂部分服務業用水定額,開展了工業用水定額應用評估,組織黃河流域火電企業對照用水定額開展水效對標,經黃河水利委員會復核,全部達標。
嚴格落實各項節水管理措施。督促各市將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以上用水單位全部納入計劃用水管理。2022年,全省有365個規劃和建設項目開展節水評價,其中10個項目未通過審查。加強重點用水單位節水監督,及時調整省市兩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目前有國家、省、市三級監控單位共1001家。對16市開展節水監督檢查,共抽查企業、高校等70余家,重點檢查計劃用水管理、用水定額應用等情況。2023年將對部分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大戶開展用水審計試點,把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