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2-15日,由國內水利行業知名院士、專家學者組成院士專家團來疆通過深入喀什地區調研考察、召開座談會形式,就科學謀劃推進新疆水利發展、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平等建言獻策,助力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深入基層,掌握農田水利發展現狀。12-14日,在自治區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鄧銘江帶領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康紹忠院士專家團一行深入喀什地區部分鄉鎮村及水利樞紐對水資源利用及農業節水發展進行實地調研考察,了解當地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小麥滴灌節水及水肥一體化高產栽培技術應用等情況;調研喀什河流水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對當地水利建設和運行管理進行指導。
聚焦學術,共同分享前沿科技成果。15日上午,自治區科協、自治區水利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舉辦第15期“天山學術論壇”。自治區科協主要領導出席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名譽所長王浩、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馮起應邀作了報告。兩位院士提出生態優先的高質量發展方略、以水為脈的系統治理保護方略、應對極端災害風險的綜合預防方略、流域自然社會水循環協同管控方略、流域和區域統籌的五大平衡控制方略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五大方略構想以及針對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以及極端干旱地區的沙漠化問題,探索出高效的營林治沙模式,建立了符合中國沙地水分利用的管理模式,對西北地區防護林生態環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齊聚一堂,共謀新疆治水興水大計。當天下午,自治區召開新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院士專家座談會。自治區和兵團有關領導及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康紹忠、馮起、尹飛虎作專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東、吾守爾·斯拉木等出席。自治區科協主要領導全程參加座談。座談會上,各位院士和專家共同探討了新疆治水興水的思路舉措,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嚴守天然生態用水紅線、科學開發保護地下水、探索高效節水模式、增強對水的調控能力、革新激活南疆水網等;實施南疆耕地節水控鹽產能提升等現代農業重大科技工程,打造南疆特色林果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圍繞咸水資源安全高效利用、棉花優良品種選育、牛羊繁育與健康養殖等實施農業重大科技項目;立足更大區域對新疆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安全保障等重點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圍繞水資源多維協同配置與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等;新疆在推進農業節水、鹽堿地綜合治理、糧油作物新品種創制、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綜合發力,持續提升糧油產能;圍繞鹽堿地治理改良、生態節水、智慧水網建設、生態農業和智能灌區建設等。
自治區領導參會并指出,做好新疆水利工作,一要全面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科學統籌謀劃新疆水利發展,進一步提高水資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水平。二要加強水資源集中統一管理,強化部門協同和區域聯動,不斷推動水資源配置和管理向精細化、規范化、法治化轉變。三要統籌節水蓄水調水,以南疆為重點全面推進農業深度節水,加強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提升水資源調蓄能力,積極構建新疆水網主骨架。四要深化水利改革創新,強化水利科技創新,加快智慧水利建設,提升管水治水能力。五要持續強化綜合治理,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和重點治理,促進人水和諧共生。六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摸準情況、吃透問題,拿出切實管用的真招實策,推動解決水資源利用突出問題。
此次活動是2023年“天山南北院士行”系列活動之一。在自治區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鄧銘江大力倡導和自治區科協、水利廳支持協助下圓滿舉辦。
下一步,自治區科協將充分發揮科協智力優勢,持續提升“天山南北院士行”品牌活動效應,重點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戰略定位和“八大產業集群”,以搭建科學決策咨詢、科技合作、科技人才培養、高層次學術交流和科普活動服務、院士咨詢新疆工作服務“五大平臺”為主線,邀請更多院士專家來疆調研考察,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面鏈接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