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費收繳是實現農飲水縣級統管的前提,更是“清泉入萬家”的根本保證。2020年是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收官之年。我縣按照所有農村供水工程實現收繳全覆蓋和水費收繳率90%以上的目標,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加快了農飲水水費收繳有關工作。6月底前,我縣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已全部實現收費且水費收繳率達到95%以上;8月底,單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簽約率達90%以上。

雙坑水廠
供水提質水費收繳實現城鄉同質飲水
“收了水費后,感覺水量比以前多了許多,水質也有了提高。而且水費也比較便宜。現在我們村24小時保供水,比以前要便利多了。”熟溪街道甘塔村村民張柳群告訴記者,前些年,雙坑水廠建成,村民們終于通上自來水了,但供水時常斷斷續續,水里面還含有雜質。
縣農飲站負責人告訴記者,雙坑片水源條件好,按道理包括甘塔村在內的雙坑片9個村不應該沒水喝。但前幾年,因為尚未嚴格水費收繳政策,村民的節水意識普遍不強,導致水資源過度浪費,遇到連續高溫少雨,甘塔水庫經常見底,底下村便沒有水喝了。如今,該村在實行水費收繳后,水源地水量得到了充分保障,水質逐步提高,村民與城里居民一樣,享受到汩汩流出的干凈的自來水,結束了使用“黃沙水”的歷史。
除此之外,村民節水意識的欠缺,也是我縣堅持落實水費收繳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日,柳城聯盟鎮干部和群眾反應,壺源等部分地方村民存在水源不足,飲水困難問題。對此,縣水務局通過對現場水源條件和設備的查看研究,發現許多村的現有的水源條件和供水設施是能夠滿足村民基本的飲水需求,只是缺乏水費收繳制度的保障。同時,記者還了解到,因為不收水費,全村節水意識不強,建成的水站制水能力根本滿足不了村民無節制用水,水質也無法保證。縣農飲站負責人明確表示,將繼續針對我縣部分邊遠地區,盡快做大、做實水費收繳,及時改善亂用水、急缺水問題。
“要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不僅要堅持水費收繳的措施不動搖,還要建立起‘從源頭到龍頭’的運行管護體系,通過深化一系列舉措,實現城鄉同質飲水,確保農村飲水安全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縣水務局分管領導潘國法說道。

水源保護區
堅守紅線水費收繳穩固供水保障體系
9月2日,縣水務局聯合省里專家深入我縣新宅鎮部分行政村、自然村,開展農飲水達標驗收工作。過程中,相關人員通過各村實地走訪,同時開展了水費收繳反饋工作。
新宅鎮位于南部山區,是全縣地理面積最大的鄉鎮之一。這里雖然自然資源豐富,水利條件優越,然而地形地貌起伏不平,水源短急促,獨特的位置特點,不少行政村都建在海拔較高的山坡上,使得該鎮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長期舉步維艱。近年來,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新宅鎮實現了鄉鎮水廠、單村供水全覆蓋。當前,新宅鎮共建有單村供水站30個,水費收繳率接近百分之百。

村民樹立節水意識
“大爺,現在家里用水情況如何?水費收繳價格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在新宅鎮東巨村,相關人員與當地老村民親切拉起家常,并不時詢問用水情況和對水費收繳的看法。東巨村是全鎮海拔較高的村,也是我縣重點農飲水扶助村之一。自實行水費收繳以來,東巨村村民徹底徹底擺脫了“水不夠”的現狀。同時,相關人員開展相關宣傳到戶活動,家家戶戶養成了節約用水的意識。“現在如果要出遠門,就及時關上水閘,每一戶人家都有了排水排污設施,不用再像以前那樣跑去野外解決內急問題,真的非常方便。”當地村民說。
“解決農村飲用水問題并不是一勞永逸,不僅要保障優質水源,所謂三分建設,七分管理。推動建管結合,時刻堅守水資源開發、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納污“三條紅線”。當前,水費收繳工作還在不斷推進,勢態良好,將為我縣供水工程長效運行提供根本保障。”農飲水站負責人告訴記者。
振興鄉村水費收繳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一直以來,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是我縣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重點工作,是脫貧摘帽的一項硬指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我縣通過持續實施農村人飲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力解決農村人飲缺乏保障問題,幫助鄉村村民建設美麗鄉村、脫貧致富。“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對一些特困戶采取補助措施,在原有基礎上給予他們適當補助,幫助其報銷一部分水費。”

金榜村村貌
走在新宅鎮金榜村,從遠處望去,頗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鱗次櫛比。近年來,該村依托資源優勢和人文底蘊,不斷開發利用旅游資源,將其打造成我縣民宿旅游的一張“新名片”。金榜村村委書記鄧國偉說,今年受疫情影響,游客人次銳減,往年每到夏天,來這里避暑的縣城和外地游客便絡繹不絕。
“以前村里是不通水的,即便有水也會出現供水不穩定現象,沒有穩定的水來源,是不可能發展起旅游業的。”鄧國偉說,水費收繳不僅幫助村民樹立了節水意識,也為村里發展旅游業提供了保障,實現金榜村美麗富民的目標。如今,觀光業、旅游業成了這里新興的發展產業,每年為村民帶來穩定收入。
在桃溪鎮錦后村村口,村民周大娘說,以前我們村都是靠天喝水,每天還要起早摸黑去挑水,到晚了就搶不到水了。作為我縣下山脫貧重點村,從村民自發組織挖水塘,到如今政府幫扶單村供水站建設,錦后村實現了大踏步的跨越,告別了“用水難”。“現在的水費我完全能夠承擔得起,很實惠,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大提高。”周大娘說。
記者手記
天地萬物,世事日常,皆離不開水資源。讓全縣百姓都能喝上放心水、實惠水,是當前的重要民生任務。換言之,解決“飲水問題”乃脫貧之根本,小康之必須。
“農村飲水,有償使用,節約用水,造福于民”,水費收繳是守護農村飲水安全的“生命線”當前,在全力打響脫貧攻堅戰的大環境下,縣水務局及其他相關部門,緊緊圍繞這一工作,堅決貫徹落實農飲水達標提標工程。而水費收繳是這一系列工作開展的必要前提和根基,如人所言,“敞開用,不收水費,便不知珍惜。”
水費收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任重而道遠,未來,水費收繳工作需要進一步深化,更需要相關部門融會貫通,根據不同地域、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加強政策補助,繼續為打通農飲水安全“生命線”提供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