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市水利事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劉繼慧再發布會中介紹,《規劃》堅持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四水四定原則,以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完善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防洪減災體系、水生態保護修復體系為重點,以工程建設為基礎支撐、綜合治理為重要手段、現代管理為有效保障,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集防洪、供水、生態、數字水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濟寧市現代水網,為建設“智造濟寧、文化濟寧、活力濟寧、美麗濟寧、幸福濟寧”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規劃》主要任務為構建濟寧市“建綱”“織目”“筑結”現代水網工程體系,科學謀劃濟寧市水利改革發展,統籌解決新老水問題,實現水利高質量發展,為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制造強市目標,推進“一核四城”建設、打造“齊魯樣板引領區”提供水安全保障。
建綱:根據濟寧市現狀人口、社會經濟、水資源稟賦、供水現狀、污水處理現狀、水利工程基本情況等,堅持興利與除害、開發與保護、流域與區域、城市與農村、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并重,以南四湖、梁濟運河、大汶河、泗河等骨干河湖為基礎,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及二期工程、引黃西線工程等現狀及規劃的引黃、引江、引湖工程為重點,科學推進一批引調水工程規劃建設,實施骨干河道防洪治理,推進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構建濟寧市現代水網之“綱”。
織目:以中小河道、供水工程、灌區渠道、水系連通等為目,加強濟寧市水資源配置工程與省、市水網的互連互通,推進洸府河、新萬福河、蔡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改善河湖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水資源配置保障能力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織密濟寧市現代水網之“目”。
筑結:以尼山水庫、西葦水庫、賀莊水庫、重點小型水庫、重點地下水源地、礦坑等為結。謀劃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充分挖掘尼山水庫等現有工程的調蓄能力,綜合考慮防洪、生態、供水、灌溉、航運等功能,打牢濟寧市現代水網之“結”,發揮工程綜合效益。
《規劃》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健全流域防洪減災體系為主線,以骨干河道和重大引調水工程為骨架,以河湖水系連通和灌排體系為脈絡,以重點湖泊水庫為節點,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調控為手段,統籌水資源配置、水災害防治、水生態保護,兼顧通水通航,形成“一干六支、兩湖百庫、三引四調、六網融合”的市級水網總體格局。
到2025年,加快構建完善市級骨干水網和縣市區水網,現代水網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水利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明顯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顯著增強,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水運及沿河路網初具雛形,水網智慧化水平有效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水平不斷增強,水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到2035年,建成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濟寧現代水網。水資源優化配置格局基本完善,防洪保安工程基本達標,水生態環境美麗健康,水網智能化調控全面實現,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下步,濟寧市將突出規劃引領、強化要素保障、完善實施機制、凝聚治水合力,加快推進濟寧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實施,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可靠的水利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