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推動首都供水高質量發展,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推進供水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到2025年,北京將全面建立市、區、鄉鎮、村四級水源保護體系,覆蓋城鄉的供水設施體系基本建成,總供水能力提高到1000萬立方米/日以上,城鄉供水一體化率提升到85%以上。
方案明確要科學劃定市、區、鄉鎮、村四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健全飲用水水源保護政策、標準,嚴格實施飲用水水源安全評估制度,完善飲用水水源地目錄管理制度,健全水源地保護技術規程,加強對各區水源保護工作的監督指導。
同時,北京市將逐步擴大城鄉公共供水向農村地區延伸,采取“城帶村”“鎮帶村”方式,將公共供水管網周邊100個行政村納入供水覆蓋范圍。對暫不具備納入公共供水范圍條件的行政村,分批實施供水設施更新改造,預計2025年底完成村莊供水站標準化改造提升工程300處;對受原生地質條件影響水質不達標的行政村,采取水源置換、配備凈化設備設施等方式解決水質問題;對水源保障不足的行政村,采取更新水源井、修建調蓄設施、異地搬遷等方式,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方案提出,完善村莊供水站標準化改造資金及運營經費政策,山區村莊供水站標準化改造資金由市級財政實行差別化支持政策,平原區村莊供水站標準化改造資金及運營經費由所在地區政府承擔。健全農村地區供水計量收費制度,按照“全計量、全收費”和“補償成本、公平負擔”的原則,由村民委員會按照一事一議民主議事機制確定水價及收費方式;對納入城鎮公共供水范圍的農村地區用水價格,根據不同區域農村居民和單位承受能力,參照現行城鎮地區居民水價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