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記者從濟南市城鄉水務局獲悉,2023年,全市水務工作將緊緊圍繞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著力抓好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五方面工作,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提供堅實的水務支撐和保障。
建成大橋水廠和西關水廠
探索再生水特許經營模式
2023年,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將完成太平水庫前期工作,年底前具備開工條件;馬頭山水庫和武莊水庫續建工程完成項目立項;建成玉清湖水庫—鵲華水廠調水工程等4個水源連通工程,新增調水能力125萬立方米/日。
同時,濟南市將建成大橋、西關水廠,新建配套管線70公里;加快國家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重點市建設,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至8.7%;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提升235個村供水條件,農村供水水質達標率和供水工程縣級統管率均達到85%以上;嚴格控制區域用水總量、用水強度,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實現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全覆蓋。
此外,濟南市將加快國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建設,完成大辛河、張馬河等4條河道生態補水再生水利用工程,實施韓倉河補水工程、沿線道路再生水管線工程,推廣再生水取水許可制度,探索再生水特許經營模式,完成中期考核。
開展中心城區內澇治理
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日
2023年,濟南市將完成鵲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啟動玉清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消除水源地水庫安全隱患;完成徒駭河濟陽段等4條河道治理工程,啟動長清區北大沙河等3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除險加固2座小型病險水庫,推進50座病險塘壩保安全加固項目,完成135處水毀工程修復,補齊防洪短板。
同時,濟南市將大力開展中心城區內澇治理,有序推進東、西濼河等河道擴寬改造及生態治理工程,同步實施經十路以南山體山洪攔蓄導排、雨水管網提升、道路積水改造等,進一步提升城市防洪除澇能力。
濟南市還將全面啟動“兩個清零、一個提標”,歷下區、長清區、章丘區、鋼城區、平陰縣、商河縣、濟南高新區實現雨污合流管網清零,全市建成區繼續保持黑臭水體“長制久清”。
此外,濟南市將實施華山北污水處理廠、臘山水質凈化廠擴建工程,完成崔寨、國際醫學中心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日,全市40%的污水處理廠達到準Ⅳ類排放標準;新增983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黃河流域五區縣實現全域治理。
規劃建設11條美麗幸福河湖
新增30處泉水直飲項目
2023年,濟南市將持續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全面見效”,實施鋼城區大汶河干支流水環境治理項目,啟動巨野河等11條美麗幸福河湖規劃建設,實現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全覆蓋。
同時,濟南市將落實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三年強基行動要求,實施章丘區相峪等9個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平方公里;完成《濟南市城區水資源精準配置實施方案》,完善地下水監測系統,全面完成自備井封停收官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濟南市將堅持科學保泉、精準保泉,確保正常降水年份重點泉群20年持續噴涌;推進成立名泉保護委員會,制定名泉標準,組織評選新增名泉,增強名泉認定權威性;實施名泉景觀整治提升工程。
此外,濟南市將大力推廣市民泉水直飲工程,建設泉水直飲體驗館,新增30處泉水直飲項目;編纂出版《歷代史地文獻中的濟南泉水》《歷代碑刻中的濟南泉水》,開展“書畫千泉”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示、報道泉水保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