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100%、重建、改建或新建澇區電排站項目22宗、實行用水總量“封頂”政策......2月3日,第16屆30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農村水利治理規劃(2021—2030年)》。
供水怎么“保”?
到2025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100%
根據《廣州市農村水利治理規劃(2021—2030年)》(下稱《規劃》),廣州市將實現黃埔、番禺、南沙區農村市政自來水全覆蓋建設。同時,對于白云、花都、從化、增城區的農村供水建設,有條件的地區,加建供水加壓站,盡量延伸市政供水管網,以市政自來水供水;市政供水管網無法覆蓋的地區,增建或改建凈水設施和消毒設施,更新改造供水管網,讓農村居民都能用上水、用好水。《規劃》提出,到2025年,農村集中供水水量穩定,水質達標,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100%,規模化覆蓋人口比例達到99%以上。
澇區怎么“治”?
到2025年,重建、改建或新建澇區電排站項目22宗
根據《規劃》,廣州將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和農村澇區治理。到2025年,重建、改建或新建澇區電排站項目22宗。項目建成后基本實現10~20年一遇24小時暴雨1~2天排干,其中,特色城鎮排澇能力達到20年一遇24小時暴雨1天排干。廣州還將推進黃埔、花都、增城、從化區納入國家規劃的山洪災害防治縣非工程措施,繼續推進萬頃沙圍、蓮花圍部分薄弱低端海堤達標改造。
河湖怎么“管”?
試行一河(湖)一策、一河一檔
針對山水林田湖草的治理,廣州將落實農村地區河長制、湖長制,試行一河(湖)一策、一河一檔,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將農村河湖打造成暢通的行洪通道,兩岸建設休閑綠道、文化驛道。
水價怎么“定”?
實行農業用水定額管理和總量“封頂”政策
《規劃》明確提出,逐步推行分檔水價制度。根據全省農業用水定額核定的廣州市農業用水總量,逐步實行農業用水定額管理和總量“封頂”政策,并按不同作物和養殖產品,合理制定農業用水定額和階梯加價幅度,促進農業節水。
農村水利是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關鍵。在農村,“供水保障”“防汛抗旱治澇”“水價管理”等水利問題是農民生產生活的重中之重。2月3日審議通過的這份《規劃》正是聚焦廣州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短板補齊、行業監管能力提升,實實在在解決農村用水“痛點”之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