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共用供水設施“年事高”,常影響居民供水。記者2月2日從廣州市水務局對“廣州市供排水和燃氣管網績效專項審計調查”答復中獲悉,事關廣州老舊小區共用供水設施改造的“廣州市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以下簡稱“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將順延至2025年底完成,更多廣州家庭將享受供水“舊改”待遇。與此同時,廣州還將推進多項工作,提升廣州供水水平。
廣州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將順延完成,更多家庭將受惠
據悉,廣州不少老舊小區存在共用供水設施老舊問題,常導致老舊小區水壓低居民難以正常用水;老舊供水設施常伴漏水,還產生自來水浪費問題。由于產權、技術、資金等原因,無論是居民還是供水企業,過去均難以推進老舊小區供水設施“舊改”工作。為破解這一難題,廣州市人民政府在2019年發布《廣州市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方案》,采取財政承擔80%、供水企業承擔20%的投資資金方式,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
據了解,廣州在2000年前建設的既無物業管理、又無供水加壓設施的老舊小區,相關樓棟2/3以上業主書面同意改造,并將改造后的共用供水設施移交供水企業管理維護的前提下,可由居委會、街道辦報職能部門和供水企業,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實施“舊改”工作。廣州市水務局答復稱,截至2022年10月底,廣州已累計完成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101398戶。
按照《廣州市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方案》,廣州原計劃利用5年時間完成181782戶的“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根據廣州市水務局對“廣州市供排水和燃氣管網績效專項審計調查”的答復,該局將加強與市財政、審計部門溝通,結合市、區財政和供水企業經營現狀,加大戶外供水設施改造力度,進一步梳理不符合移交條件的2000年前建設既無物業管理又無加壓設施老舊小區共用用水設施數量,提請市政府同意將《廣州市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方案》改造戶數由181782戶調增至202817戶,改造完成時間順延至2025年底;同時還將印發《廣州市水務局關于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共用用水設施改造工作的函》,下達廣州市老舊小區共用用水設施年度改造任務,督促相關區政府及時落實。
記者獲悉,廣州部分行政區,已就相關工作加強落實,如廣州市荔灣區,已通過“萬家甘泉”工程,鼓勵街道社區基層黨組織參與“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讓更多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實施供水“舊改”。
推進多項工作,提升廣州供水水平
據悉,除了“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廣州市供排水和燃氣管網績效專項審計調查”還提出了廣州存在中心城區供水管網漏損嚴重產銷差率偏大、水表到期輪換不及時智能化改造進度慢影響計量的準確性和漏損控制等問題。廣州市水務局答復稱,相關供水企業將通過老舊及高風險供水管網改造、加強推進智能水表改造等方式,解決審計調查中指出的問題,提升廣州供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