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開源,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聚焦“讓全市人民喝上水庫好水”的美好愿景,結合流域水資源利用規劃修編,及時啟動《湖州市水資源節約保護和利用規劃》修編,謀劃西部山區水庫擴容增蓄和水庫聯網聯調等水源配置工程可行性,努力納入上位規劃。為補齊中心城區用水缺口,攻堅推進安吉兩庫引水工程,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75%,力爭明年建成通水,加快形成“水庫為主、河網為備”的供水格局。
二是抓增效,提升各領域用水效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工業、農業、生活等領域節水增效,全市萬元GDP用水量預估下降率3%以上,位居全省前列,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631。加強用水剛性約束,對重要取水單位實施每月預警、每月晾曬,確保用水在合理區間。加強取用水管理,嚴格落實定額管理和取水論證制度,取用水監控完整率、及時率和上報率均穩定在95%以上。加強非常規水利用,將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完成1個工業再生水和1個城市再生水利用項目建設,再生水利用率提升到15%以上,長興縣非常再生水利用配置入選國家級改革試點。
三是促節流,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夯實節水設施基礎,加大節水資金投入,全年完成3個規模養殖場節水改造,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700畝、省級美麗牧場10個、省級節水型企業40家。實施標桿引領行動,全年打在省級節水標桿單位29家,落實節水激勵政策,對創建成功的標桿單位減免50%水資源費,全年共減免水資源費1200萬元,探索“節水+金融”新模式,累計發放“節水貸”10.07億元,形成獎懲激勵、示范引領的鮮明導向。營造濃厚節水氛圍,結合“322世界水日”等重要節點,開展“六進”宣傳活動,在市以上新聞媒體宣傳報道200余次,發放宣傳冊2萬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