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南西北部的瓊西北供水工程明渠。位于海南西北部的瓊西北供水工程明渠。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在山東聊城市陽谷縣博濟橋街道官魯唐村,村民葛寶鵬擰開水龍頭,用著嘩嘩流淌的清水欣喜萬分。他說,過去經常停水,村民使用自來水都是定時的,每天供水只有2小時,如今隨時可用,生活方便多了。
記者了解到,2022年陽谷縣通過建立健全智慧水務平臺,實現了從水源地到水廠再到覆蓋縣域各鄉鎮用戶的供水主管網,在水質、水量、水壓等方面進行自動化監控,較好地解決了供水管道跑冒滴漏的問題,確保供水管網24小時恒壓足量供水,徹底解決了當地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
“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樣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山東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處長修婷告訴記者,近年來,為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山東省水利部門持續推進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共建成農村供水保障工程1.15萬處,包括“千噸萬人”規模化供水工程571處和城市管網延伸工程133處,覆蓋人口達到7077萬人。同時,整合組建縣級供水公司226家,服務農村人口比例穩定在85%以上,歷史性解決了111萬農村群眾飲水型氟超標難題,197.9萬貧困人口飲水得到充分保障。
汩汩清水,見證山鄉巨變。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建設,困擾眾多農民祖祖輩輩吃水的歷史問題得到解決。比如,青海貴德縣實施56項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8.5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疆輪臺縣積極提升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監測力度、檢測頻率和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力度,及時向群眾發放農村飲水安全明白卡,切實解決了農村群眾飲水問題反饋渠道不暢的難題,使7.9萬人飲水安全進一步得到保障。
作為鄉村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農村供水事關億萬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生命健康。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介紹,2022年以來,水利部會同各地加快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持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截至2022年12月初,各地共完成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918億元,完成工程建設1.6萬處,提升了7449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7%,比年度目標提高了2個百分點。
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鞏固拓展農村供水脫貧攻堅成果,要重點聚焦脫貧地區、供水薄弱地區和人群。2022年夏季,長江流域出現異常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人口、牲畜面臨飲水困難。為較好保障農村用水,水利部門強化農村飲水狀況全面排查和動態監測,組織對150個縣近5000戶用水戶開展了暗訪檢查,其中脫貧戶占到25.5%,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決守住了供水安全底線。
水利工程建設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據了解,近年來,水利部門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銀行貸款、社會資本等多種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截至2022年12月初,各地共落實工程建設資金993億元,其中地方專項債、各級政府資金占比62.4%,銀行貸款、社會融資占比37.6%,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此外,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陳明忠介紹,2022年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的通知》,指導各地加快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經過大力推動,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已建設完工1852處,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的比例達到56%,比年度目標提高了2個百分點。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機制至關重要。為切實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水利部啟動了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強化水源保護、凈化消毒和水質檢測監測。同時,全面開展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完善農村供水工程管理管護機制,進一步加大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財政補助力度。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初,全國各地共落實政府補助資金45億元,其中中央資金31億元,共維修養護農村供水工程10.9萬處,服務農村人口2.2億人。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是民生關鍵,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陳明忠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繼續強化督導調度,在超額完成2022年農村供水各項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統籌謀劃好2023年工作,確保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續得到提升,讓更多農村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優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