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試通水儀式現場。
黃河水流過劉元寨樞紐渠道。
俯瞰趙口引黃渠首閘。楊其格攝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安墩寺樞紐。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總干渠。彭可攝
□譚勇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試通水啟動!”2022年12月16日上午9時46分,隨著省政府領導下達通水指令,在開封市祥符區劉元寨樞紐渠道上,只見黃河水緩緩流淌,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試通水成功。
“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豫東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喜事,標志著歷經3年艱苦努力,工程由建設階段逐漸轉向運行管理階段,也標志著工程開始全線發揮綜合效益、真正惠及豫東人民。”在當天舉行的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試通水儀式上,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劉正才表示。
至此,設計灌溉面積587萬畝的趙口引黃灌區,這個全國第四、河南省第一大灌區初長成。
在全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這是河南水利人用實際行動交出的一份出彩水利答卷,為河南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增添了全新的注腳。
俯瞰今日之中原大地,“八橫六縱、四域貫通”興利除害的河南現代水網加速構建,千里沃野廣袤麥田生機盎然,孕育著來年豐收的希望,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中原糧倉”生命線更加豐盈。
守著黃河沒水用二期工程提上日程
保障糧食安全,水利是命脈,灌區是關鍵。
來自省水利廳的數據顯示,1998年以來,我省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58.6萬公頃,灌區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占全省基本農田面積的28.9%,產量占全省糧食總產37%,有力充實了“中原糧倉”。
國家統計局12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近1358億斤,居全國第二位。這也是“中原糧倉”河南糧食總產量連續六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糧食豐產豐收,離不開灌區的建設。位于河南省糧食核心區黃淮海平原的趙口引黃灌區便是其中之一,設計灌溉面積587萬畝,是全國第四、河南省第一大灌區。
趙口引黃灌區以總干渠—運糧河—渦河為界,分為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兩個項目,其中界線以東為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始建于1970年的趙口引黃灌區,由于工程設計標準低,加上年久失修,老化嚴重,灌排不暢,亟待改造重建。
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祝云憲介紹,到20世紀末,趙口引黃灌區共列入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灌溉面積366.5萬畝。進入21世紀以來,針對灌區高質量發展、黃河水資源保護和利用,省水利廳圍繞剩余的220.5萬畝二期工程繼續建設開展了大量詳實的基礎性工作。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所在區域是我省糧食生產核心區之一,但該區域卻屬于嚴重缺水地區。昔日“守著黃河沒水用”,嚴重影響和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早日用上黃河水”成為嚴重缺水地區人民的熱切期盼。
2014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等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納入規劃。2015年7月,水利部批復了《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規劃報告》。
2018年12月12日,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召開實施“四水同治”加快推進新時代河南水利現代化動員大會,為我省實施“四水同治”、啟動包括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在內的十項重大水利工程吹響了“集結號”。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是我省實施‘四水同治’的標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我省正在加快構建的‘八橫六縱、四域貫通’現代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劉正才說。
自此,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建設駛入快車道。
線長、點多、面廣工程建設挑戰不斷
“2019年,在一年時間內,工程完成了開工前的要件、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批復,創造了前期工作的‘趙口二期速度’。”省水利廳水利工程建設處處長石海波說,2020年1月6日,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開工建設。
由此,這項服務新發展格局的民生工程、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的重大工程、提升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的基礎工程正式拉開了建設大幕。
在祝云憲看來,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建設是河南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工作部署的具體行動,是推進河南新時代水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
但建設如此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線長、點多、面廣,絕非易事。據了解,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長約637公里的59條渠(溝)道和1035座建筑物,分布在4個省轄市8縣(區)48個鄉(鎮)452個行政村的14.7萬公頃范圍內。
而這次移民征遷任務由地方完成、資金由地方籌措。這一籌資方案是河南省省管大型水利基建項目新模式,改變了以往省級、中央級出資征地的傳統模式,給移民征遷工作帶來很大挑戰。
工程建設面臨的挑戰還不止如此,工程多在原來基礎上建設、分布范圍廣,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雨雪冰凍以及農業灌溉等多重因素影響,時間緊、任務重、有效工期短……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對包括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在內的十大水利工程把脈定向;省直有關部門大力支持、指導幫助;市縣政府及部門親臨一線、指揮調度、協調推進;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通力協作、攻堅克難……來自方方面面的力量不斷凝聚、裂變,最終形成了工程建設有序開展的強大合力。
再多的挑戰,也難不倒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河南水利人。
克難攻堅勇擔當真正造福豫東人民
“面對繁重的建設任務,我們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決策部署,在省水利廳的堅強領導下,在相關市縣政府及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經過各參建單位的團結奮戰,克難攻堅,圓滿實現試通水目標。”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建管局局長馬強說。
提前研判,牢牢把握工程建設主動權。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照工程建設任務,細化到周、責任到人,及時跟蹤、督促,確保按照省政府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開工任務。隨著一類民生工程和管控期間允許施工手續的及時辦理,更是確保了工程不間斷連續施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主動對接落實疫情防控復工條件,成為十大水利工程中的率先復工項目。由于科學合理制定了總干渠輸水期的施工方案,施工放水兩不誤,同時,打破逐條渠道實施的常規,優化施工組織,視征遷工作情況,能施工盡可能開工;逐項研判,加大投入,多開工作面,分段澆筑,增加夜間施工能力,千方百計抓進度、趕工期。為確保目標任務完成,制定完善工程建設進度考核辦法,有序進行季、年考核。
破解難點,強力推進移民征遷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及時上報困難問題,上級部門高位推動;積極與縣(區)政府溝通,建臺賬、拉清單、明確時間節點,地方政府高壓推進;抓住高位推動和高壓推進良機,搶抓農時節點,及時調整工作計劃,兩期征遷任務合并一期實施;與地方實施機構同心協力,共同完成移民征遷有關工作。“通過專題會議、現場指導,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協調督促縣區全面推進征遷工作。”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建管局副局長李昭輝說,解放思想、攻堅克難,積極應對省管大型水利基建項目移民征遷新模式挑戰,移民征遷工作基本沒有對工程造成大的影響。
卡牢標準,常抓質量安全不放松。質量和安全是工程建設的“底線”。建管局制定了參建單位質量、安全考評實施方案,切實做好質量、安全考評工作,達到爭先創優的目的。各參建單位牢樹質量意識,建立健全質量安全管控體系,層層簽訂管理目標責任書,重點做好施工現場質量控制,積極落實質量創優計劃。“對坡長大于5米的渠道從嚴要求,必須采用機械襯砌,確保渠道外觀質量。”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建管局副局長郭全中說。隨著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建設等專項活動的深入開展,堅持日常性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又適時開展了防坍塌、防高墜、防觸電、冬季施工安全等專項安全檢查。工程榮獲水利部“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單位”、省水利廳“文明建設工地”等稱號。
科技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激發澎湃動能。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建管局利用BIM、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研制啟用了工程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開創線上線下全過程管理。與此同時,工程在建設階段采用長螺旋鉆孔壓漿技術、抗硫酸鹽混凝土、混凝土裂縫控制、機械切縫機等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施工。綠色施工、質量安全預警、抗液化抗凍脹研究,在三控制三管理中,均發揮著重要技術支撐和指導作用。
黨建引領,努力實現工程建設高質量。2021年6月以來,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作為水利部、省水利廳“黨建進工地”試點單位,以“黨建高質量推動水利工程建設高質量”為主題,以“巧做黨建加減法”為主線,以“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為核心任務,積極探索“黨建+N”工作模式,著力增強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施工一線。“通過‘黨建進工地’活動開展,黨組織有威信,黨員有風范,工地氛圍好,形成了好的態勢和氣勢,工程建設正在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闊步前行。”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建管局副局長逯林方說。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代屬于奮斗者。經過廣大建設者的日夜奮戰,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總干渠2020年12月中旬順利通過階段性驗收,實現水利基建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入使用發揮效益的新突破,目前累計引水4.67億立方米。此外,工程經受住了2021年強降雨影響,治理后的28條河溝道,防洪排澇效益發揮顯著。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試通水成功,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馬強表示,下一步,建管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此次試通水為契機,用更加飽滿的姿態和更加務實的行動,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加快項目尾工建設,提前做好各項驗收準備,確保工程按時完成竣工驗收,早日發揮工程整體效益,真正造福豫東人民,努力使“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灌區落地生根。
放眼望去,汩汩黃河水沿著渠道緩緩流淌,流進田間地頭,澆灌了豐收圖景,潤澤了百姓心田。
【工程名片】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納入《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和《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重點水利項目,也是河南省實施“四水同治”首批開工建設的十大水利工程之一。
工程設計年平均引黃水量2.37億立方米,發展灌溉面積220.5萬畝,可年新增糧食4億斤以上,涉及鄭州、開封、周口、商丘等4個省轄市的5縣3區。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渠道31條、總長373.98公里,河(溝)道28條、總長262.57公里;各類建筑物1035座。工程概算總投資38.88億元。
在現有工程基礎上,通過新建、擴建、改建等措施,建設完善的灌排工程體系,解決灌區農業灌溉、農村生活和工業用水需求,提高豫東平原除澇能力,構建豫東平原輸水網絡,提升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對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將起到重要作用。
工程建設大事記
★2015年7月13日,水利部批復《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規劃報告》。
★2018年12月12日,省政府召開十大水利工程建設專題會議,明確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由省水利廳負責組織實施。
★2018年12月24日,省水利廳成立了“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建設管理局”。
★2019年5月17日,黃委會下發行政許可決定書,批準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項目取水許可。
★2019年10月21日,省發改委批復《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9年11月15日,省水利廳批復《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初步設計報告》。
★2019年12月23日,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開工動員會在開封召開。
★2020年1月6日,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2020年12月11日至12日,省水利廳組織有關單位對總干渠段進行了階段性驗收。
★2021年8月17日,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正式成為水利部、省水利廳“黨建進工地”試點單位。
★2022年1月9日,榮獲水利部“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單位”稱號。
★2022年12月16日,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試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