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yk2w"></ul>
    <ul id="oyk2w"><tbody id="oyk2w"></tbody></ul>
  • <strike id="oyk2w"><s id="oyk2w"></s></strike>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劉冬順:加快構建國家水網(淮河流域)的對策措施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1-03  來源:《中國水利》2022年第23期  瀏覽次數:427
            推進國家水網建設,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作出的重要部署。2021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水網建設起來,會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千秋史冊”,強調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李國英部長在水利部“三對標、一規劃”專項行動總結大會上指出,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是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之一,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是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六條實施路徑之一。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水利部工作要求,科學規劃國家水網(淮河流域),加快推進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全面增強淮河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一、淮河流域水資源概況

    1.流域總體水資源短缺

    淮河流域(含山東半島)水資源總量少,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928億 m3 ,水資源總量約占全國的3.3%,單位土地面積水資源量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但流域內人口、耕地眾多,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畝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4,水資源嚴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2.流域降水時空分布不均

    淮河流域降水年際變化大,年內分布極不均勻。根據1953—2020年降水系列,最大年降水量(2003年)是最小年降水量(1966年)的2倍以上。汛期(6—9月)降水量約占年降水量的50%~75%。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為878mm,北部沿黃地區為600~700mm,南部山區可達1400~1500mm,山東半島僅為663.7mm。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年內年際變化較降水更甚,最大年徑流量是最小年徑流量的6倍。淮河流域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狀況。

    3.流域河湖水系密集

    淮河流域內自然河流縱橫交織,水庫、蓄滯洪區星羅棋布,流域常年水面面積1km2以上湖泊有68個,流域面積在1000k m2及以上河流有86條,流域面積在50 km2 及以上河流有2483條,流域面積在50 km2 以下的河流有4300條。按流域面積50 km2 以上河流的河長計算,淮河流域河網密度是全國平均河網密度的1.5倍。淮河干流、沂沭泗骨干河道以及沙潁河、渦河等主要支流和眾多中小河流為構建國家水網(淮河流域)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4.流域水資源調蓄條件差

    淮河流域山丘區面積占流域面積的30%,修建水庫僅可控制山丘區面積的1/3;平原區受地形限制,水源工程建設條件差,開發利用難度大。流域山丘區水資源量相對豐富,而用水需求相對較小;平原地區尤其是豫東、皖北和山東半島等地區,是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經濟區,水資源的需求量大,但水資源量相對貧乏,水資源空間分布與經濟產業布局很不均衡。

    5.流域是溝通南北水網的主通道

    淮河流域地處我國東中部腹地,南倚長江、北靠黃河,國家水網“四橫三縱”主骨架中,南水北調東線、中線縱穿淮河流域腹地,連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系,淮河黃金水道橫貫東西、通江達海。淮河流域是國家溝通南北水網的主通道,在國家水網建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特別是淮河流域洪水資源利用潛力較大,據統計,流域多年平均入江入海洪水達到470多億m3,具備優化配置、提高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效益的條件。

    二、國家水網(淮河流域)建設現狀

    1.流域水系連通實踐歷史悠久

    春秋早期,徐偃王組織開挖了我國最早的人工運河——陳蔡運河(河南淮陽—上蔡)。春秋晚期,吳王夫差于公元前466年組織開挖邗溝,溝通長江與淮河;又于公元前463年開挖菏水(山東魚臺—定陶),溝通泗水與濟水。戰國末期,魏惠王于公元前361年組織開挖鴻溝,溝通了黃河與淮河。隋唐宋時期,先后開鑿永濟渠、通濟渠,初步形成了以洛陽、開封為中心的隋唐大運河。元代對大運河進行了裁彎取直的大改道,形成了京杭大運河,連通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等重要湖泊水系。淮河流域開挖運河連通水系的實踐,不僅在歷史上發揮了促進南北經濟循環的巨大作用,而且京杭大運河等部分運河至今仍發揮著顯著的航運、防洪、供水作用,為國家水網(淮河流域)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2.國家水網(淮河流域)主骨架和大動脈初具規模

    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中線一期工程先后正式通水運行。其中,東線一期工程1300余km流經淮河流域及山東半島,為淮河流域凈增供水量32.22億m3;中線一期工程308km渠道貫穿淮河流域,配置口門水量12.25億m3。蘇北引江工程向淮河流域里下河腹部等地區多年平均供水約76億m3。引江濟淮一期工程于2022年9月底完工,將為淮河流域增供22.39億 m3 水資源(2030年)。淮河流域已基本形成了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引江濟淮、江蘇省蘇北引江為“四縱”,以沿淮水資源開發利用為“一橫”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配置網絡,為建設國家水網(淮河流域)奠定了重要基礎。

    3.持續治淮工程建設支撐有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淮河流域建成較為完備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建成水庫6300余座、人工河道2200多km、塘壩約40萬座、引提水工程約8.2萬處,各類水利工程具備了由點向網、由分散向系統轉變的工程基礎,成為構建流域水網的重要支撐。特別是一批水庫和分洪河道建設,不僅為流域防洪提供了重要支撐,而且成為淮河流域的重要水源地、調蓄工程和重要輸水通道,成為國家水網(淮河流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4.國家水網(淮河流域)“最后一公里”成效顯著

    淮河流域建成大型灌區74個、中型灌區724個、小型灌區49萬處,設計灌溉面積1.7億畝(1畝=1/15h m2 ,下同),占耕地面積的76.9%;實際灌溉面積1.36億畝,占耕地面積的61.5%,特別是建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大灌區——淠史杭灌區。建成農村供水工程1.9萬余處,積極推進城鎮供水管網延伸和規模化集中供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超過90%,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超過95%。灌區和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打通了國家水網(淮河流域)“最后一公里”,有力促進了國家水網(淮河流域)的巨大效益落實到位。

    5.國家水網(淮河流域)亟待完善

    一是國家水網(淮河流域)主骨架和大動脈尚未完全建成。南水北調東線后續工程、引江濟淮二期工程尚未實施,蘇北引江還需擴大完善,駟馬山引水工程建設尚未完成,跨流域調水工程能力不足,已建工程效益有待進一步發揮。

    二是重點區域聯網補網任務繁重。淮北平原區有沙潁河、渦河等眾多支流,但由于各河流間缺乏有效的互聯互通,旱災發生時很難做到豐枯互濟;山東半島地區水資源需求量大,水資源調蓄能力不足,現有水庫間缺少有效聯通,很難做到互補互濟。黃河故道沿線地區地勢高亢,水資源匱乏,區域周邊河湖水系眾多,且鄰近引江濟淮、南水北調東線等工程,但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聯通。

    三是流域水資源調蓄能力亟需增強。目前臨淮崗水資源綜合利用、下湯水庫、張灣水庫、白雀園水庫、晏河水庫、雙堠水庫、官路水庫、長會水庫等控制性調蓄工程尚未實施;部分水庫淤積嚴重,制約了水庫功能的發揮;南四湖、洪澤湖以及沿淮湖泊的圈圩量大面廣,降低了湖泊的調蓄能力;淮北地區缺少調蓄工程。

    四是水資源調度智慧化水平亟需提高。目前水資源監測感知覆蓋范圍和要素內容不全面,約1/3中型水庫、90%以上的小型水庫缺乏監測手段,監測精度、密度和實時性無法滿足水資源精細化管理要求;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水資源管理工作中應用融合不夠,距離實現水資源管理“四預”還有較大差距;水工程聯合調度、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體制機制等還需進一步研究。

    三、完善國家水網(淮河流域)的對策措施

    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必須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充分發揮流域河湖水系橫貫東西、溝通南北的優勢,以南水北調東中線、引江濟淮、蘇北引江等重大引調水工程以及現有河湖骨干輸配水通道為“綱”,以區域河湖水系連通和供水渠道為“目”,以水庫、湖泊、閘壩等重點控制性調蓄工程為“結”,以灌溉供水工程為末梢,逐步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淮河流域)。

    1.加快建設國家水網大動脈,完善國家水網(淮河流域)主骨架

    圍繞國家水網在淮河流域內的總體布局,構建更加完善的國家水網(淮河流域)“四縱一橫”主骨架。完善南水北調東、中線供水主骨架,充分利用東線工程水源充足、調蓄能力強、可利用現有河湖渠道等優勢,科學有序推進東線后續工程規劃建設,著力解決山東半島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完善引江濟淮供水主骨架,加快實施引江濟淮工程,推進引江濟淮二期工程建設,盡早破解淮北平原區缺水困局;完善蘇北引江供水主骨架,擴大完善江水東引,新辟沿海引江,完善里下河腹部和東部沿海地區骨干水網,提高蘇北地區水資源供給保障能力;完善淮河干流供水主骨架,提高沿淮及淮北平原地區水資源保障水平;加快完善駟馬山引江工程,提高江淮分水嶺地區的水資源保障能力。

    2.積極推進聯網補網強鏈,完善重點區域輸配水格局

    加強國家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和區域重要水資源配置工程的互聯互通,著力提升網絡效益,完善重點區域輸配水格局。研究實施淮河干流水庫與支流水庫、支流水庫間的互聯互通措施,貫通淠史杭—滁河—駟馬山輸水通道,溝通淠史杭、駟馬山兩大灌區,連通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改善江淮分水嶺地區水資源供給條件;研究實施周商永運河、界宿新河、界南新河等水系連通工程,連通沙潁河、渦河等淮北主要支流,建立淮北平原區橫向水系連通,實現水資源豐枯互補;加強黃河故道與南四湖、駱馬湖、渦河、不牢河等周邊水系的聯通,實施相機補水,增加黃河故道區域外調水供水保障能力;研究沂沭河上游水庫的聯通,新辟輸水線路向東部沿海地區供水,緩解日照等沿海主要城市水資源短缺問題;研究實施聯通大沽河、挪城水庫、宋化泉水庫、王圈水庫以及擬建的官路水庫,擴大外調水供水范圍,緩解山東半島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

    3.加快水庫建設和湖泊保護修復,提高淮河流域水資源調蓄能力

    加快建設下湯、張灣、袁灣、白雀園、晏河、雙堠等具有防洪、水資源開發利用綜合功能的大型水庫,加快實施官路水庫、長會口水庫等調蓄工程;進一步完善黃河故道梯級控制,增加蓄水庫容,提高水資源調蓄能力;依托沂沭河區上游水庫,完善沂沭河干流攔蓄工程體系;加快實施淮河干流臨淮崗控制樞紐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研究實施沿淮城東湖、城西湖、瓦埠湖等重要行蓄洪區洪水資源綜合利用;加強洪澤湖、南四湖、駱馬湖保護與修復,增強蓄水庫容,擴大水域面積;研究在淮北地區因地制宜建設蓄水工程,為雨洪資源利用創造條件;加強水庫清淤疏浚,恢復和提高水庫功能。

    4.持續加強灌區和供水工程建設,完善國家水網(淮河流域)“最后一公里”

    加快推進懷洪新河、劉家道口、出山店水庫、前坪水庫、江巷水庫等大型灌區建設,繼續實施淠史杭、南灣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與現代化改造,開展中型灌區骨干灌排設施提檔升級,開展影響灌區效益發揮、病險嚴重的骨干灌排工程設施除險加固和配套達標,不斷增加流域有效灌溉面積。按照鄉村振興要求,統籌規劃城鄉飲用水水源地及配套供水設施建設,優化農村供水工程布局,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和小型供水工程標準化改造,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農村供水規模化水平,在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城市供水水網向農村延伸,力爭到2025年年底流域內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到95%。

    5.建立健全調度工作機制,加強水資源統一調度

    統籌淮河流域防洪、供水、水生態等多目標,推動建立淮委與流域各省水資源調度聯合協商機制。根據淮河流域水資源情勢、配置格局,結合水量分配方案成果、各地區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生態流量管控指標、重要控制工程功能及調度規則等,制定并實施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方案和年度調度計劃,加強對當地水、外調水等不同水源、不同控制工程的聯合調度,實現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加強抗旱、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等水資源應急調度。在控制洪水風險、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主要水庫、湖泊特征水位的優化調整方案。通過強化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建立不同水源的水價政策等措施,促進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效能提升。

    6.強化智慧賦能,加快推進數字孿生淮河智慧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

    完善水雨情監測站網,在淮河干流、沂河、沭河等河流重要控制斷面、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干線省界斷面、淮河干流重要支流入河口、南四湖入湖河流河口等重要斷面,新建或改造水資源監測設施。深入研究流域河湖來水規律和區域用水規律,全面掌握流域取用水口情況,充分利用已有水資源管理系統,基于數字孿生淮河,構建水資源管理與調配數字化場景,強化流域水資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進一步提高流域水資源管理智慧化水平。

    四、結 語

    建設國家水網是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問題的根本舉措。淮委將遵循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重大水利工程論證原則,加快推進建設“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淮河流域),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為淮河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导航|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