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水利部農村供水規范化管理視頻會后,省水利廳立即部署全域農村供水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工作,力爭到2025年底前,全省千噸萬人供水工程實現標準化管理,千人供水工程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到2030年底前,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實現標準化管理。
省水利廳要求各地強化資源整合和要素保障,對照標準化實施方案、規章制度和評價方法,從組織領導、政策配套、措施落實、資金保障等方面,分類有序和整縣整市提升農村供水管理水平。
要做到管理關口前移。在新建和改造農村供水項目中,將標準化要求前移至前期設計規劃中,切實做到設施良好、供水達標和運行可靠;夯實“三個責任”,及時更新責任信息,推行供水總站或公司統管全域供水保障。
要注重典型示范引領。滿足群眾對美好品質生活的向往,以全省農村供水創新發展十大典型案例為標桿,持續形成和豐富集團化統攬、企業化運營、專業化維護、國有民營齊抓共管“陜西模式”,輻射帶動農村供水實現規范化、專業化、智慧化。
要加強工程維修養護。落實供水工程管理主體,以中央、省級維修養護經費為引導,撬動市縣足額落實維修養護資金,通過實施月調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下氣力解決水源不穩、設施陳舊、管護不到位等問題,確保供水工程安全、穩定、長效運行。
要健全應急響應機制。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完善應急預案方案,配強應急搶修隊伍,儲備充足的應急搶修物資,適時啟動備用水源和拉水車送水,千方百計保障農村群眾生活用水。
要持續深化水價改革。宣傳貫徹《陜西省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依靠現代科技推行“水表革命”,推廣“兩部制”水價和階梯式水價,逐步實施全成本收費,提高水費收繳率,努力打造全域城鄉居民好水品質生活,助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供水高質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