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個月緊張施工建設之后,2022年12月29日,清遠英德市市區石門臺飲用水工程項目一期正式通水,英德城區及周邊鎮群眾30多萬人將由此飲用上清冽甘甜、品質優良的山泉水。
通水儀式現場
據介紹,英德市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石門臺河和水頭河為英德市市區石門臺飲用水工程取水水源,其中石門臺河水(庫壩址以上)集雨面積36平方公里,水頭河(虎石水庫壩址以上)集雨面積72.4平方公里。經有關部門檢測,兩河水質均優于生活飲用水標準。
英德市市區石門臺飲用水工程項目一期估算總投資約4.8億元,規劃取水規模每天約10萬立方米,主要包括新建總長475米的觀音山隧道;改造坑尾二級水電站、辛天山水電站等兩座水電站作為取水陂頭;鋪設47.16公里輸水管等。
優質的石門臺山泉水
英德市一直以來都將建成市區石門臺飲用水工程作為重要使命,特別2021年以來,英德市緊緊抓住建設南嶺國家公園建設的發展機遇,于2022年4月動工建設市區石門臺飲用水工程項目一期,并將其作為2022年一號民生工程,全力推進,加快建設。
工程建設過程中,英德市廣泛發動群眾支持參與、監督工程建設。英紅鎮水頭禾寨謝屋村村民謝思進表示,“這個工程我們村十分支持。我們村用了三天就把土地征收下來,讓工程隊順利進場施工。”
工程建設也得到了沿線工業園區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廣德(英德)產業園在管線用地、施工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精確服務好項目建設,為讓英德市城區人民喝上優質水,推進廣清一體化建設,貢獻了園區的一份力量。
供水管道施工現場
據介紹,2022年12月7日,新建的觀音山隧道全線貫通,不僅對項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也是該工程“花小錢辦大事”的縮影之一。作為交通、供水兩用隧道,觀音山隧道全長475米,最大埋深約187米,不僅分攤了原有道路車流量擁擠的壓力,為人們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也為項目一期順利通水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項目一期建設中,當地始終秉承“花小錢辦大事、用最節約的資金辦最好的事情”的理念,不斷優化整體工程方案。項目設計總工程師謝紹傳介紹稱,供水管道引水至秀才山東水庫,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征地、大壩的建設成本,僅這一項就節約了5個億元左右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