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該局近日通過“云直播”的方式,向全市水務系統行業單位開展系統化培訓。廣州市河涌監測中心作為技術支撐單位,演示了廣州市水務工程建設管理數字化監管平臺(以下簡稱“監管平臺”)多項功能。據悉,通過監管平臺,廣州已實現水務工程建設管理的“全數智”監管。
廣州市水務工程建設管理數字化監管平臺培訓課件頁面 通訊員供圖
據悉,該監管平臺目前已涉及全廣州水務行業單位企業近2000家、用戶20000余個。監管平臺按照“扁平化”思路建設,采用“一級平臺多級應用”的建設模式,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依托,將項目聯審決策、工程管理、工程許可及報監、質量安全監督巡檢、企業誠信評價、招投標監管、工程竣工驗收等業務深度融合,并打通平臺與廣東省、廣州市工程建設領域相關系統通道,實現水務工程建管業務“一網通辦”。相關用戶通過監管平臺,實現水務工程建管業務“全辦理”。
該監管平臺利用關系型數據庫方式,實現不同數據類型的串聯;實現對基礎設施、施工運維、管理資料、評審內容、運維監測等多方面不同數據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以及數據互通共享;同時通過衛星遙感、地面光譜儀、無人機影像、工地視頻及其他物聯感知設備采集工程數據,實現水務工程建管業務“數字化”。該監管平臺還基于算法,建立了一套城市排水工程建設風險問題的智能識別模型,實現對排水工程建設與運維過程中潛在危害與風險問題(如破裂、滲漏和腐蝕等)的準確識別和分類,讓水務工程建設監管決策更趨“智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