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亞洲地區首席執行官郭仕達日前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蘇伊士最早以法國團隊為主支持中國國內業務,現在中國業務已經開始“反哺”全球業務,現在是更具雙向性的關系。“應該來講,在中國市場做的經驗知識的積累對于我們全球業務是非常寶貴的。”
蘇伊士是全球最大的水務環境公司之一,1975年進入中國后,率先從基礎設施著手布局中國業務,1985年將業務拓展到水務,在中國澳門運營首個PPP項目,1987年首先在中國香港開展固廢業務,然后擴展到內地。
作為最早在中國投資的外國企業之一,蘇伊士依托領先的技術和運營管理經驗,為中國環保市場的早期發展提供了許多借鑒經驗。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曾在第十六屆水業戰略論壇上表示,“中國水務企業很多交易結構是向威立雅、蘇伊士學習的。”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環保產業市場規模約8.7萬億元,2022年將有望突破10萬億元大關,成為下一個產業水平明顯提升的行業。
而隨著國內環保市場的興起,蘇伊士近半個世紀立足中國市場的一系列解決方案開始將成為其全球化戰略的“樣板”。
“中國是蘇伊士業務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蘇伊士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冰嵐(Sabrina Soussan)稱,在全球化拓展中,蘇伊士將把在中國累積的成功經驗應用到全球業務。
蘇冰嵐表示,建立合作企業是蘇伊士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主要方式,“和本土企業結成合作伙伴關系,成為發展共同體,以實現技術、業務拓展上的雙贏互補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郭仕達也表示,伙伴關系是蘇伊士在中國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通過與合作伙伴的通力合作,可以確保充分了解當地情況,以滿足政府和客戶的期望。
以蘇伊士與上海化學工業區的合作為例,2002年蘇伊士、上?;瘜W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及上?;瘜W工業區投資實業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成立合作公司上?;^中法水務,為園區提供經營期限為50年的一體化供水和污水處理服務。
蘇伊士表示,上?;瘜W工業區通過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持續的發展,不斷引入新的投資企業,給合資公司帶來了持續的業務增長,也推動了技術進步和經驗積累。2003年,蘇伊士與園區的合作擴展至危廢處置服務,隨后還共同成立水研究中心和固廢研發中心,2020年雙方攜手上汽集團共同發展危廢處置業務。
在水務方面,較具示范意義的是蘇伊士子公司澳門自來水,蘇伊士通過應用智慧管網系統,不僅提高了水質和運營效率,還減少了資源消耗,每年節約200萬立方米的水資源。澳門自來水的供水漏損率從1985年的18.1%下降至目前的7.7%,持續位居世界領先行列,另外也提前超越了中國到2025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小于9%的目標。
今年9月,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水協會世界水大會上,澳門自來水獲選為國際水協會氣候智慧型公用事業表彰計劃中的“最佳啟發性氣候智慧案例”。
“中國是我們未來增長的關鍵,也是我們為股東、客戶、員工創造價值的關鍵。”過去近半個世紀,我們看到了中國環境領域的巨大進步。蘇冰嵐表示,“我們認為未來中國政府會更重視環保,推出更多的環保政策,我們會有更多的業務機會”。
蘇冰嵐稱,“我們把在中國環保領域發展的雄心壯志跟中國國家的經濟發展目標做了非常好的吻合。”中國在未來會更快的去做環境改善和轉型,我們有很多解決方案可以助力這樣的進程,不僅是為中國提供,也在中國做解決方案的創新與自研。
截至目前,蘇伊士在中國有6500名員工,與各地合作伙伴成立逾40家合作公司,建造逾400座飲用水及污水處理廠,向逾2500萬人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為16個工業園區提供環境服務。
2021年,蘇伊士全球實現營收75億歐元,其中水務和固廢業務的比例是50%:50%。蘇伊士計劃到2027年,將固廢業務比重提高至56%。
今年9月,蘇伊士發布了新的戰略規劃,即到2027年,增加逾8.6億歐元的投資以及增加50%以上的研發預算,為水務和固廢領域提供循環解決方案。
蘇冰嵐表示,蘇伊士將在英國、意大利、中國、印度、澳大利亞、中東及非洲等市場謀求發展,一方面在成熟市場聚焦創新,另一方面在新興市場實現強勁增長,讓集團的業務構成更趨平衡,并計劃到2027年有四成營收來自于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