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2022年1月至10月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1006億元,同比增長53%;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9211億元,同比增長63.3%。我國水利事業成績顯著,為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上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全局性優化,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億畝;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深層次變革,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總體回升,永定河等一大批斷流多年的河流恢復全線通水,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貫通。
同時也要看到,作為世界上中緯度受季風氣候影響最劇烈的國家,我國夏汛冬枯,水資源分布不均衡,水旱災害多發頻發重發的基本水情仍然存在,我國水安全保障能力仍有差距。須采取多種舉措,從水資源、基本公共服務等角度入手,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堅實有效的水安全保障。
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以流域為單元,準確把握洪水發生演進規律,針對突出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以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為目標,流域區域相協調,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提升洪水災害防御和風險防控水平。
增強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效率。要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建立健全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大力推進農業、工業、城鎮等重點領域節水。深入推動華北、西北等缺水地區深度節水控水,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水資源利用方式進一步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形成全社會節水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