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國發2號文件對水利領域政策支持范圍,結合《甕安縣“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以“構建大水網、保障水安全”為主線,努力構建庫庫互濟、廠廠聯通“從源頭至龍頭”的供水保障格局,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全面保障群眾用水安全。規劃工程總投資約20億元,以22座水庫(在建2座)為水源,新建水廠4座,改擴建水廠17座,配套建設智慧水務平臺及相應的供水管道供水入戶方式,到2025年項目實施后全縣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將分別達到95%以上。目前,已編制了《甕安縣珠藏鎮 江界河鎮北部片區城鄉一體化供水保障工程實施方案》,荒田溝水廠等項目正按建設程序有序推進。
嚴格按照項目建設管理“四制”要求,每個項目實施時明確一名副科級領導干部負責,專門指定技術人員實地蹲駐,從水源點選擇、水泵安裝、管道鋪設、消毒殺毒、機電管理,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及時解決和協調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2017年以來,甕安縣綜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級、聯網等方式共投入資金2.01億元,實施長距離輸水工程6個,新建和改造水廠9座,安裝各類型管道5260公里,共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76處,覆蓋農村人口40.79萬人,形成了管道供水和近距離取水的雙重保障,進一步鞏固了全縣群眾的飲水條件,確保水質、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證率“四項指標”全部達標。
嚴格按照《甕安縣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運行管理實施細則》,積極引導群眾走“自主管護、以水養水”的長效之路。每個飲水工程按照組織推薦,群眾選舉的程序成立了用水協會,水費定時收取并從中按比例提取維修管護基金,經費情況按時公開接受村“兩委”和群眾監督。對群眾發現破壞飲用水源地、管水員不負責進行及時舉報的給予適當獎勵等措施,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管護的熱情,根治了“重建輕管、管而不善”等問題。目前,全縣576處農村人飲工程規范了管理機制,形成了政府主責、部門指導、村級監督、協會運營、群眾參與、以水養水的良好局面,保障了全縣群眾喝上“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
充分發揮退休老干部、村“兩委”和群眾的監督作用,幫助規范管理機制,協調矛盾糾紛。村干部對定期收取的水費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過程管理,群眾對收費過程、管理過程和運行過程實行全過程監督;成立飲水工作督導組到一線檢查工程運行情況、宣傳飲水安全知識、解決群眾用水中的困難。今年以來,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監督檢查280人次,解決群眾飲水困難75件;宣傳并張貼農村供水服務卡8萬余張,群眾愛水、節水、護水意識得到提高;建立了農村供水保障三級包保制度,暢通了問題反饋渠道并確保及時解決。通過各方力量密切配合,保障了全縣農村人飲工程長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