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7日16時,全省五河七(水文)站水位均低于多年同期均值,其中,外洲(贛江)低于原歷史最低水位0.35米;李家渡(撫河)低于原歷史最低水位0.21米;梅港(信江)低于原歷史最低水位0.11米;永修(修河)低于原歷史最低水位1.12米。全省流域面積達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斷流26條。
水庫蓄水方面,11月7日8時,全省水庫蓄水量為113.96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蓄水81.77億立米,蓄滿率為68.5%;中型水庫蓄水19.41億立方米,蓄滿率為42.2%;小型水庫蓄水12.78億立方米,蓄滿率為21.9%。全省10560座中小型水庫中有3672座水位在死水位以下。
據統計,7月15日—11月7日16時,此次干旱災害已造成全省11個設區市116個縣(市、區,含功能區)544.3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55.2萬人,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19672人,80個縣(市、區)農村飲水受到影響,農作物絕收79.7千公頃(119.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71.4億元。
當前,全省共有31座城市自來水廠采取了工程性措施保障取水。截至11月7日,全省151處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供水保障正常,其中150處保障天數大于30天;鄉村地區,780處“千噸萬人”農村規模水廠中有572處可保供至明年3月。
人工增雨作業方面,8月1日-11月7日14時,全省11個設區市及所屬縣(市、區)均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共作業1988次。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省防指要求,在空軍某部支援下,近期,全省氣象部門組織人工增雨作業隊伍全天候蹲守,抓住一切有利條件,大力開展空地聯合人工增雨作業,為減輕干旱災害、降低森林火險等級、改善土壤墑情等發揮了較好作用。
據預測,未來我省降雨仍然偏少,鄱陽湖水位還將持續走低,全省夏秋冬連旱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當前,省防指、省應急廳、省水利廳維持抗旱三級應急響應,省減災辦維持省級四級救災應急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