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用‘防水布+輕型卡車’改裝的運水車,一次能運1.5噸水,足夠20戶居民1天的生活用水,現在我們每天早上都會組織抗旱應急分隊為村民送水。”龍政權告訴筆者。

據悉,今年持續的高溫天氣,許多村寨出現了用水緊張的問題。為確保群眾生活用水,平秋鎮堅持黨建引領,通過“支部+黨員+網格員”的形式,建立了18支“抗旱應急分隊”,重點為缺水村寨和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運送生活用水。
“我的網格位于更豆村的蘭托自然寨,是全鎮水源點枯竭最早的村寨,村民只能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打水,生活十分不便,但是現在在鎮黨委和政府的幫助下,消防車定期過來送水,能保證自來水的及時供應。”駐村干部吳勝家告訴筆者。

旱情發生以來,該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原則,第一時間啟動抗旱應急工作機制,通過“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制度和駐寨工作制度,組織村黨支部和網格員、駐寨干部對全鎮8個村、49個自然寨的水源點的蓄水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和風險預警。第一時間啟動抗旱應急預案,運用消防車為缺水村寨的蓄水池進行緊急補水,保障群眾的飲水安全。該鎮還通過組建“抗旱應急分隊”的形式,調動群眾自發抗旱的積極性,發動支部帶領黨員、群眾進山找水,開辟新的水源點,并利用貨車、皮卡車、消防機動泵進行自發取水和集中送水。

截至目前,該鎮共有18支抗旱應急分隊,130名黨員和200名志愿者奮戰在抗旱第一線,共組織消防車應急送水53次、村民自發送水500余次,發放抗旱水管36000米、水泥15噸、沙子36方,共開辟新水源點28個、建設大型抗旱應急供水工程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