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監測 保護水生態
貴陽市水務管理局搭建“兩湖一庫智慧管控平臺”,設有水文氣象、水質監測、水體動態等多個板塊,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測,可以預測藻類暴發等水體異常現象,對保護水生態有著重要作用。同時,該平臺覆蓋全市流入飲用水水源地河流在內的30條重要河流,建有121個水雨情和視頻監測站點、7個南明河主截污溝污水水質自動監測站、6個水旱災害防御高清視頻監控站點,對河流情況實時監測,對沿岸區域內企業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實施24小時監控,如有異常自動報警,為河流污染的監測、處置等提供依據。
目前,貴陽市已實現巡河電子化、數據實時化、交辦快捷化,并且全過程留痕。市、縣兩級河長制辦公室可以對問題整改落實的每個環節動態監管,推動相關部門“治水”信息的共享利用,建立起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水生態的良好機制。
“智慧”管控 用好水資源
貴陽市水務管理局通過“貴陽市河湖大數據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對飲用水源信息實時監測,也實現了水源地保護區周邊信息的動態監管。該系統已覆蓋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重要區域的重要路段,工作人員可根據系統智能識別可疑人員、車船后發出的預警,前往事發位置進行執法,或通過遠程喊話設備進行勸離,這樣既加大了監管力度,又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目前,貴陽市的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良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的飲水安全。
“智慧”防汛 守護水安全
貴陽市水務管理建設“智慧防汛決策系統”,把全市水庫(水電站)、中小河流水位站、重點防洪城鎮等關鍵區域納入在內,提供實時水雨情分析、預警決策、綜合調度等服務。
據統計,2017年至2021年,該系統對貴陽市發生的76場次暴雨洪水進行較準確的預警預報,發布預警短信14萬余條。在保證防汛安全的前提下,該系統通過對阿哈水庫、花溪水庫、松柏山水庫準確預測來水量、進行聯合優化調度、科學平衡防汛和抗旱的關系,使各水庫平均每年增加蓄水量約1800萬立方米,確保了水安全。
在追求提升水務管理現代化水平的道路上,貴陽市水務管理局“智水”的腳步不停歇。市水務管理局將以水務大數據平臺為中心,縱向與貴州省水利廳水利數據中心互聯互通、匯集市水務管理局已建系統業務數據,橫向能融合市氣象局等部門的共享數據,進一步促進水務數據跨業務、跨層級、跨部門應用,推動水務管理現代化水平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