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湖北省重大水利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二期工程現場舉行。本次集中開工的19個項目,總投資274.8億元,涉及水資源配置、防洪排澇、供水灌溉等方面。
湖北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集中開工的19個項目,將推動湖北作為國家首批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加快形成省級水網骨干工程布局,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區域供水保障能力和河湖生態持續改善能力,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堅實水利支撐和保障。
19個重大水利建設項目集中開工
今年1月6日,鄂北工程正式進入初期運行階段。7月,湖北遭遇嚴重旱情,鄂北工程緊急啟動抗旱應急調水,有效緩解了沿線77.5萬人生產生活用水、92.1萬畝耕地抗旱用水,提供了5971萬立方米生態用水,為鄂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在關鍵時期提供了關鍵的水資源保障。
此次集中開工的19個重大水利建設項目,涉及水資源配置、防洪排澇、供水灌溉等方面。項目的實施,將推動湖北作為國家首批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加快形成省級水網骨干工程布局,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區域供水保障能力和河湖生態持續改善能力。
其中,長江及其支流的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有5個,而長江宜都段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項目,投資金額最大,達到108億元。項目將加固長江宜都段近50公里的堤防,對清江干流進行河道整治,同時開展岸線綠化、截污治污、港口提升等工程。
針對今年旱情暴露的水源點不夠、水資源調配能力不足的問題,此次開工建設重大水源和城鄉供水項目7個。投資近90億的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二期,是國家重點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工程總投資90億元,施工總工期60個月,共包括21處分水建筑物至各受水對象之間的連接工程。其將在孝感、隨州、襄陽等地新建輸水干支線40條,與一期主渠道相連,打通鄂北崗地供水的“最后一公里”,并且在不影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規模和鄂北工程供水任務的前提下、發揮好鄂北工程效益的關鍵工程。目前,項目可研報告已審批,環評、用地預審、移民等要件已經完成,具備開工條件。
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與管理局(籌)相關負責人介紹,鄂北二期工程是一期的擴建配套工程,相當于人的主動脈外延的多個毛細血管,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擴大“供血”范圍,耕地生活和工農業用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改善,灌溉面積由360萬畝增加到500萬畝,灌溉保證率將達到70%。受益人口由400萬增加到588萬人。
入選全國首批省級水網先導區
據了解,今年湖北省計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02億元,目前已完成392億元,位居全國第六。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將堅持綜合調度和專項調度相結合,打響水利項目開工建設、投資計劃執行、建設資金籌措等“攻堅戰”,為進一步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堅決守住流域安全底線發揮積極示范和推進作用。
今年6月,《湖北省“荊楚安瀾”現代水網規劃》成為首個通過水利部審核的省級水網規劃,7月獲省政府批復。以這份規劃為基礎和指引,湖北省謀劃開展了水網先導區創建工作,隨后,水利部下發通知,確定廣東、浙江、山東、江西、湖北、遼寧、廣西7個省(自治區)作為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鼓勵7省(自治區)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力爭用3到5年時間,在先導區建設上取得明顯成效,創造一批可借鑒、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以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為代表,湖北的引調水工程、水庫、涵閘泵站等水利設施正在當前的抗旱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水利設施,僅做到連點成線,為了編織成網,湖北制定了荊楚安瀾現代水網2020—2035年的長期規劃。此次,先導區規劃建設項目共53項,總投資5600億元,“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1700多億元,其中,按工程類別來分,防洪排澇減災工程21項,包括長江堤防提檔升級工程、洞庭湖四口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湖北)、四湖流域河湖水網治理工程、洪湖東分塊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等;水資源配置和供水保障工程21項,包括引江補漢輸水沿線補水工程、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二期工程、清江引水工程、大別山南麓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太湖港灌區新建擴建工程等;水生態保護治理工作10項,包括十堰丹江口水庫庫濱帶治理工程、梁子湖湖群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等;水網智慧化工程1項,即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工程。
據湖北省水利廳負責人介紹,湖北結合“荊楚安瀾”現代水網規劃,目前正在謀劃實施恩施姚家平水利樞紐、引江補漢沿線輸水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爭取盡早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