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超過55家
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圍繞落實這一部署,青島實施了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
對接省“十強產業”,培育壯大一批重點制造業產業鏈,力爭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0%。一方面,加快提升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裝備等七條優勢產業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另一方面,突破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十條新興產業鏈,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全市遴選100家倍增企業,“一企一策一專班”精準服務,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主業,盡快實現營業收入翻番。爭取到2025年,全市千億級企業集團達到5家左右,百億級企業20家以上。
加快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等平臺功能,積極創建國家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到2025年,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達到2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超過55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壯大創新型企業隊伍,積極培育雛鷹、瞪羚、獨角獸和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到2025年,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均達到1萬家。
聚焦十條新興產業鏈,加快15個專業園區建設。每個園區都按照1個工作專班、1個發展規劃、1套綜合政策、1支專業招商隊伍、1支產業基金“5個1”機制推進,建好專業化配套設施,依托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促進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力爭到2025年,園區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三年時間改造1000個城鎮老舊小區
今年年初,青島啟動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
謀劃了總投資2911億元的174個交通設施項目,全面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2021年以來成功打通未貫通道路50余條,一批重點市政工程提速建設,一批標志性工程加緊推進。著力打造“軌道上的青島”,正在加快建設總里程219公里的11條地鐵線路,建成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超過500公里。
推進環衛行業全時段、全流程、全鏈條、全覆蓋監管,全市城市道路保潔總面積達到8780萬平方米。今年年初摸排的存量違建已全部清零,新生違建防控網絡逐步織密,力爭三年內實現全市建成區存量違建基本清零。常態化開展重點區域“十亂”問題治理,長效推進市容秩序整治。加快推進60個山頭公園整治,實施“見縫插綠、拆違增綠、拆墻透綠”等工程,著力打造公園城市。
計劃用三年時間,改造1000個城鎮老舊小區,啟動改造73個城中村,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和主城區內的城中村改造。今年,啟動29個城中村拆遷和318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堅持把舊城舊村改造與產業布局調整結合起來,以10個低效用地片區開發建設為契機,規劃建設一批新興產業專業園區。
在城市更新建設中,將歷史街區保護作為工作重點,堅持規劃先行,按照“分層規劃、精準發力,逐一攻破”的策略,夯實從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到建筑單體三個層級的保護規劃體系。堅持保護性更新,推行“一房一檔”“一路一檔”,對里院、名人故居等歷史建筑實施整體性修復,努力實現“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可記憶”。堅持既傳承文脈,又豐富業態,積極導入“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新業態新場景。今年以來,歷史城區75個商旅文新項目開業運營,百年中山路煥發新活力,成為青島旅游新熱點。
義務教育將實現報名入學“零跑腿”
近年來,青島把數字化轉型作為青島發展的一項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工作來推動,加快建設數字青島。
立足青島傳統工業優勢,創新實施“工賦青島”行動。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之都,海爾卡奧斯4次蟬聯國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第一位,新能源汽車、紡織服裝、啤酒飲料等40多個特定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發展,海爾、青啤入選全球“燈塔工廠”。近年來,每年推動1000多家企業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加大力度布局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集成電路、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引進芯恩、歌爾、京東方等一批龍頭骨干企業,規劃建設一批專業產業園區。獲批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人工智能企業超過500家。被評為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全市軟件產業規模達到2900億元、十年增長5.5倍。
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加快審批事項全程數字化辦理,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提升“一網統管”水平,建成城市云腦和全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正在加快構建數字化一體化城市管理體系。深化“政務服務一件事”和“城市運行一個場景”“雙12”改革,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群眾愛用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比如,推出“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打通學生入學各個環節,實現“零跑腿”報名入學。推進“全市一個停車場”場景建設,努力實現具備條件的車位全部入網共享,今年將鏈接停車泊位30萬個以上。
堅持適度超前,統籌布局5G基站、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入選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和首批千兆城市。開通運營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5G基站2.8萬個,數量居全省第一。目前正在積極爭取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加快建設國際信息通信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