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農民群眾民生福祉,解決農村“吃水難”和飲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話題。
9月26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李明傳就此作出詳細介紹。
李明傳在會上介紹稱,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分布在多石山區、荒漠區、高寒高海拔地區、黃土高原區等,水源不穩、地廣人稀、地形復雜,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大、收益低,運行維護成本高。但為實現“讓農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不能把飲水不安全問題帶入小康社會”的重要指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不斷努力,換來了今天飲水問題的解決。
李明傳表示,我國不斷加大力度組織實施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農村供水工程投資4667億元,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013億元,農村供水工程在我國廣大農村相繼全面建成并發揮效益,解決了2.8億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鞏固提升了3.4億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李明傳特別指出,我國全面解決了17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妥善解決了975萬農村人口飲水型氟超標和120萬農村人口苦咸水改水問題。目前,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4%,較2012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
另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農村供水工程827萬處,可服務供水人口達9億人,為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