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裝備賦能現代農業
在主辦方設置的產品演示區,來自江蘇的公司極目機器人演示了無人機智能噴藥的最新成果。“此次參展的最新款全自主作業的智能無人機,可以實現自主避障、自動規劃線路,起飛重量更是達到了30升,常溫彌霧噴頭可以達到20至250微米,在大面積農田、山地果樹的農藥噴灑上都有非常好的應用。”極目機器人作物科學部經理王有駿向記者介紹。
濰柴動力旗下的濰柴雷沃,在這次農業裝備盛會上,攜大馬力CVT智能拖拉機、籽粒收割機、履帶式收割機、大豆玉米復合播種機多款新型裝備亮相展區。
濰柴雷沃銷售經理張宴晨以雷沃P7000大馬力智能拖拉機為例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這是國產高端農機‘高、精、尖’代表性產品,采用濰柴CVT動力總成,實現了全作業區無級變速,目前已廣泛用于大地塊、大型農場的農事作業。”
除了在農作物、果蔬的育種、種植、植保、收獲等方面匯聚展示大量先進科技智慧農業裝備,本屆展會上,主辦方還設置了預制菜特色展、現代產業全產業鏈等特色展區,以期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搭建高端交互平臺。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立新介紹,圍繞濰坊市確定打造的“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目標,壽光市從初級產品向深加工產品的鏈條延伸,推動蔬菜發展進一步邁向品牌化、高端化。這一過程也會進一步加快農業裝備產業向下游場景延伸。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孫文華博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制菜需要標準化,必然需要規模化,機械裝備化將是支撐預制菜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隨著預制菜行業規模擴大,農產品單品分揀設備、農產品自動化清洗設備、半自動或全自動烹飪設備、半成品加工保鮮設備等相關高科技裝備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賽道前景廣闊
農業4.0時代,智慧農業裝備賽道在科技創新與農業產業化的加持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以主辦此次博覽會的濰坊市為例,該市被譽為“中國農機之都”,現有農機生產企業657家,農機產業總產值達1010億元,約占全山東省的1/2、全國的1/4。濰坊市還涌現出濰柴雷沃、悍沃、華創、魯中、科樂收等一批知名企業。
在加快推進智慧農業裝備全鏈條式發展,以智慧農業賦能鄉村振興、助力農業生產轉型升級的同時,資本的助力也被擺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如濰柴雷沃近期宣布啟動籌劃分拆上市,作為中國最大的農業裝備企業,濰柴雷沃頗被行業看好,被認為是優質賽道的稀缺標的,將迎來“智能農機存量機遇+智慧農業增量空間”的雙輪驅動與雙重利好。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流通專家洪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蘊藏著巨大市場空間,而智慧農業的出現必然趨勢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預示著利潤對象、利潤點、利潤源等的變化,因此,智慧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管理等方面是會成為資本關注的對象。
“過去涉農公司因為成本溯源等問題未必會太受資本青睞,但現代科學技術全面加持下,智慧農業賽道,如智慧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管理等方面不存在類似問題。”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智慧農業裝備賽道成長迅速、前景廣闊。
但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目前我國發展智慧農業還面臨著產業化和科技化、資本化程度較低的問題,破解之道的重點方向還在于產業與科技、資本的快速融合發展。
洪濤也表示,當前我國智慧農業面臨的問題是就生產而生產的現代化,而在新經濟條件下,生產、流通、消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產前、產中、產后的數字化轉型進入“融合發展期”,“體系發展”“系統發展”“鏈式發展”“生態發展”應是未來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