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晴熱高溫天氣,導致河湖水位低、水量小,水體納污能力弱,自凈能力差。農村因飲水工程分布較散,規模較小,點多面廣,出現水質污染的風險較高。針對水質污染易發問題,連日來,市水利局、市水文局聯合開展農村安全飲水水質抗旱應急監測,確保農村居民飲水安全。
白石水廠是天元區唯一“千噸萬人”農村供水保障工程,管網約255公里,供水覆蓋三門和雷打石兩個鄉鎮20000多戶68000多人。檢測人員對這里的出廠水和水源水水質進行采樣,在現場檢測了pH、溶解氧、消毒劑制表等項目,后續將在市水文局農村安全飲水水質檢測中心進行42項指標的分析,確保及時發現農村居民飲水水質異常情況。
株洲市村鎮水務有限公司白石水廠經理 唐國慶:“水廠就是每天對進出水質進行日常檢測,九項檢測。然后我們區水利局的話,定期委托第三方國家水質檢測中心,對水質進行檢測,還有我們的區衛健局和市水利局,也不定期對水廠的水質進行抽樣檢測,多重保障水質安全。然后在管網這一塊,我們也加強對管網的巡查和維修,特別對水廠的供水泵房和中途加壓泵房進行維修,在旱期的話有效保障老百姓的用水安全。”
市水利局、市水文局還對部分自用水戶進行了水質采樣。據了解,株洲市目前建有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61處,供水總規模23.4萬立方米每噸。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對全市范圍內農飲工程水質監測,在各縣市選取5至6個農飲工程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用水戶,全面確保廣大農村群眾能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同時,制定各級供水應急預案,及時解決用水困難戶用水問題。通過多措并舉,有效應對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