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高溫在全球蔓延。國外方面,自7月以來,歐美多國發布極端高溫天氣預警,英國、法國等多地氣溫刷新歷史記錄,導致火災、干旱等次生災害,造成歐洲上千人死亡。國內方面,高溫亦持續不降,8月20日時,全國有65個地區的氣溫突破了歷史極值。
在持續的高溫刺激下,資本市場“隨風而動”,開始炒作高溫概念股,包括制冷設備、電力、農業等板塊相繼被資金爆炒。但有一個方向還未被市場充分挖掘,那就是供水行業。
目前已有多個媒體報道在持續的高溫下居民用水量不斷增加。比如早在6月21日,西安的供水量便已再創新高至219.25萬立方米/日,專家預計今年西安市最大日需水量將達到228萬立方米/日,比去年最高日大概要增加22萬立方米。
有“火爐”之稱的重慶缺水則更加嚴重。據重慶市水利局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8時,重慶市33個區縣部分地區土壤輕到重度缺墑,全市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干涸,2138眼機電井出水不足,累計受災人口超60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達3.67萬公頃。據中央氣象臺消息,8月18日重慶北碚氣溫已達到45℃,又創造了新的紀錄。
高溫使得重慶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量不斷攀升,目前中心城區日供水量超400萬立方米,供水壓力陡增。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段時間重慶全市晴熱高溫天氣仍將持續,旱情將進一步發展,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于8月15日18時將抗旱Ⅳ級應急響應升級為Ⅲ級。
持續高溫下城鄉居民用水需求的增長必將帶動供水企業業績的提升,供水行業已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板塊。而在已上市的水務企業中,港股的中國水務(00855)最值得關注,這在公司異動的股價上也有所體現。在最近的7個交易日中,中國水務有6天均在上漲,證明已有資金開始入場布局。
作為中國領先的市場化跨區域供水運營商,中國水務是唯一一家以供水業務為主業的香港上市水務公司,其供水業務覆蓋中國20個省,包括3個直轄市及超過100個縣市,水管長超15.8萬公里,接駁用戶超740萬,覆蓋人口超過3000萬。公司2021財年的售水量達11.85億噸,在主要同類上市企業中排名第一位。
中國水務的業務能力,是經受過疫情壓力檢驗的,在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公司穩定的為居民提供了供水服務,并獲得了亞洲開發銀行(ADB)的認可。在今年5月9日ADB舉辦的首屆“亞洲開發銀行影響力項目”的頒獎典禮上,中國水務獲得了“水務韌性獎”。該獎表彰其在抗疫期間全天候提供的優質、安全、可靠的飲用水滿足了數千萬居民的基本需求。
面對此次的高溫壓力,中國水務也有能力應對挑戰。中國水務在重慶永川區和墊江縣兩個區域運營供水業務,兩個區域擁有的供水產能超過30萬噸/日,實際供水量持續處于夏季供水高峰。以永川區為例,永川僑立水務日供水量持續飆升,以16.1萬立方米的供水量創下歷史新高. 面對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的持續攀升,供水壓力倍增,中國水務在各地的子公司筑牢安全生產防線,以保供水為己任,主動出擊,從容應對,保證了公司包括重慶這兩個區域在內的各地的供水穩定和安全。
不僅如此,中國水務本身也有著穩健基本面。據公司2022財年(截至3月31日止12個月)的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的收入為129.5億港元,同比增長25.2%,歸母凈利潤為18.94億港元,同比增長11.9%。
若拉長數據看,中國水務的供水業務的優質一目了然。從2014至2021財年,公司供水業務的收入、凈利潤的復合增速分別為24.2%、24.5%,長期實現了穩健快速發展。
展望未來,中國水務仍將保持穩健成長,因為公司的業務發展有三大增長邏輯,其一是城鎮化率提升穩住供水市場增長基本盤的同時,城鄉供水一體化成長空間可期;政策鼓勵大力發展城鄉供水一體化,必將在區域維度上為中國水務帶來新增量。
其二,消費升級下管道直飲水行業快速發展,中國水務將從中受益。據2022財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直飲水業務開啟爆發式增長,新增超過1000個項目,新增用戶約150萬人,新增潛在服務人口1100萬。直飲水經營、接駁、建設的收入合計約為6.9億港元,同比大增392.86%。
其三,水價市場化的加速推進可為供水市場注入新活力,從而提升中國水務的盈利能力。自2021年10月1日起,《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和《城鎮供水定價成本監管辦法》正式施行,允許水價維持“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運營方式,這是供水價格管理辦法自1998年以來的首次更新,對整個行業具有重大意義。2022財年內,中國水務有10個項目實現了調價,為歷史最多。
基于上述三大邏輯,中國水務作為行業領先者保持穩健成長已是大概率事件。但從估值來看,目前中國水務的靜態估值僅有6.2倍,遠低于歸母凈利潤增速,公司內在價值明顯被低估。
這從券商的研報中也能看出,此前國泰君安(香港)、第一上海均給予了中國水務“買入”評級,并分別給出了11.5港元、10.7港元的目標價,較現價仍有近50%的上升空間。此次高溫事件不僅能帶動中國水務業績增長,亦是公司估值修復的契機,預計公司后續股價將繼續上行。
且從長期來看,干旱、風暴、熱浪、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正變得日益復雜,在自然災害風險不斷加劇的大背景下,為消除貧困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保持經濟增長勢頭,各個亞洲國家必須加大對韌性基礎設施的建設。而水務行業作為保民生的基礎行業之一,必將從國家加大韌性基礎設施的建設中獲益,因此,中國水務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