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位呈現“汛期反枯”現象
漢口江灘一級親水平臺已整體出水 (圖片由網友提供)
目前正值汛期,長江卻沒有往年那般波瀾壯闊。13日,極目新聞記者在漢口江灘看到,一級親水大平臺已整體出水,岸邊大片的灘涂和水位痕跡清晰可見。
“今年水位好低啊。”一些游客感慨,“今年夏天不但沒有來大洪水,汛期的水位竟然一步步降低。”在長江漢江交匯處的南岸嘴,以往冬春時節才會裸露出的沙灘,現在就已經因為江水的退去早早展現出來。
極目新聞記者查詢到,13日中午1時長江漢口站水位為17.57米,14日中午1時水位為17.44米,相當于24小時又下降了0.13米,長江武漢段的水位依然在緩慢走低。
今年,長江武漢段最高水位出現在6月9日21時,為24.96米,距離25米的設防水位還差0.04米。數據顯示,目前長江武漢段水位較歷年同期水位低約6米,為1865年有水文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長江進入主汛期后水位持續退落,出現了“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這是因為長江流域降雨明顯偏少,上游來水減少,以及持續高溫導致蒸發量增大。數據顯示,7月9日以來,武漢市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少11.7%;7月上中旬,長江中游控制站漢口站來水量591.84億立方米,較30年均值偏少18%。
自來水廠取水生產未受影響
入夏以來,長江水位創下夏季歷史同期新低,對于從長江取水的自來水廠有影響嗎?記者從武漢市水務集團了解到,該集團所屬的12座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490萬噸,水廠的取水主要采用浮船取水和井筒取水兩種方式。浮船取水采用活動式搖臂聯絡管船岸連接,可以隨水位的高低自行調節取水高度。井筒取水的取水管埋在水下,受水位影響小。
余家頭水廠取水井筒 (圖片由武水集團提供)
余家頭水廠廠長劉勇介紹,該廠取水方式為井筒取水,建有兩座井筒,井筒底部距離地面有近10層樓高,每座井筒有2根直徑1.3米的取水管道。管道從岸邊的地下深入江心約100米處進行取水,目前生產運行正常。
白沙洲水廠取水浮船 (圖片由武水集團提供)
白沙洲水廠采用浮船取水的方式,該廠廠長殷俊告訴記者,浮船隨著江水水位的升降通過活動搖臂管自動調整,確保枯水期和豐水期都能正常進行取水作業。
目前,長江武漢段達到歷史同期最低水位,武漢市水務集團將密切關注水情變化,強化水源地巡查和取水設施巡查維護,確保水廠的取水安全。
武漢全力確保供水水量與水質
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統籌調度,全力確保全市供水正常。武漢市水務局結合實際,制定實施針對性措施,做好全市夏季高溫天氣供水保障工作,強化供水管網設施巡查維護,強化生產運行調度,落實24小時應急保供服務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水質監管,確保水質達標,保障生產平穩有序。
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市共有水廠42座,供水能力為658萬噸/日。7月全市日均供水量496.8萬噸,水廠平均負荷率75%;8月全市日均供水量512.5萬噸,水廠負荷率78%,全市供水狀況總體平穩。
武水集團全力確保供水水量與水質 (圖片由武水集團提供)
8月10日,武漢市水務集團12座水廠的日供水量達到390.51萬噸,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針對高溫天氣下用水量持續高位運行的情況,武水集團提前開展了各水廠、供水管網和小區供水設施的專項檢查,加強高溫下生產設備的巡查維護,增加原水、生產過程中水和出廠水的檢測頻次,確保從“源頭”到“龍頭”的設備運行安全、水質安全。抓緊完成管網優化、改造、更新施工,提升整體供水效能,進一步優化二次轉壓站運行模式,延長轉壓時間、增加轉壓時段、提高轉壓壓力,保證所屬泵房正常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