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鄉村振興,抓建設保供水
“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投資12.64億元,建成農村供水工程5071件,鞏固提升了351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如期完成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任務,順利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成果普查。
曲靖市師宗縣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抗旱水利工程建設
2020年底,全市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率從2016年初的87.44%提高到95.39%,農村人口自來水普及率從2016年初的72.70%提高到94.13%。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為開好局起好步,曲靖市積極搶抓省委、省政府改善提升水窖供水和水窖輔助供水人口供水保障水平的戰略機遇,積極完善規劃上報項目,編制《曲靖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村供水保障3年專項行動方案》。
該《方案》指出,2021至2023年計劃投資27.49億元,建設供水工程465件,項目實施后,將有效改善87.3萬人水源不穩定問題,解決12.34萬人因旱應急送水問題,提升13.76萬單純依靠水窖供水人口和17.93萬依靠水窖輔助供水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2021年的項目己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約10億元。
緊盯水源關鍵,抓規模提標準
為解決曲靖市285.41萬人靠山泉水、龍潭水、箐溝水、水窖水等供水,部分存在水源不穩定、供水保障率低,容易發生季節性干旱導致用水緊張等問題,曲靖市在全市復制推廣會澤縣改革經驗,研究出臺了《全面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曲靖市城鄉供水一體化覆蓋率由現在的35%提高到80%以上,水費收繳率提高至98%以上”的目標任務,著力構建“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全面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采取新(建改擴建)水廠、管網延伸、并網供水等方式,著力補齊工程短板、整合共享供水資源,用管理城市供水的理念和方法,對農村供水實施精細化管理。
飲水安全工程產權移交后,與簽訂管用水協議
2021年,曲靖市麒麟、沾益、宣威、富源、羅平、師宗6個縣(市、區),共爭取資金8.65億元(中央3900萬元,省級1.16億元,債券7.1億元),先后啟動實施了總投資11.6億元、受益人口118萬人的城鄉供水一體化整縣推動項目,現已完成投資4.13億元。待完工后,項目區城鄉供水一體化覆蓋率將達到80%以上,農村居民將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穩定可靠的供水保障。
瞄準資金難題,抓改革強支撐
曲靖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部署要求,加大政策執行力度,聚力整合農村飲水供水保障、鄉村振興、美麗村莊建設等項目資金,切實加快農村供水保障鞏固提升項目建設力度。
同時,加大債券資金爭取力度,加快完善總投資96.5億元的33件儲備項目前置條件,重點盯緊總投資103.95億元的23件已入發展改革部門專項債券項目庫,積極推進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申報工作,爭取得到最大力度支持。
曲靖市會澤縣城鄉供水總廠空缺崗位競聘上崗演講答辯會
此外,還加強與省水投公司的深度合作,積極組建項目公司,推進投融建管營一體化改革,暢通多元化投資渠道,充分吸收社會資本注入,為項目實施提供支撐保障。
立足水質安全,樹標桿促規范
曲靖市共投資1179.71萬元,建成縣級水質檢測中心9個,實現常規水質指標定期檢測和日常監控水質指標現場檢測,并開展水質衛生監測,確保農村供水水質安全。2020年底,曲靖市水質合格率從2016年的66.30%提高到71.26%。
同時,抓規范化水廠發揮示范引領作用。2020年至今,羅平縣阿崗水廠、師宗縣竹基水廠、會澤縣者海水廠、麒麟區越州鎮小白水水廠榮獲全國“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稱號,占全省規范化水廠總量7座的一半以上,發揮了較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致力創新發展,抓科技促成效
創新求變、科技先行,曲靖市借助新一代計算機、無線傳感、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積極搭建物聯網智慧水務平臺,從水源到中間供水管理調度,再到終端用戶使用等環節進行監測、監控、監管,科學調配水資源,自動監測運行狀態,并全程采集相關運行數據,為供水發展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撐,較好地保障了供水安全與用水安全。
以會澤縣為例,城鄉供水總廠信息化供用水平臺的建成運行,既有效地提高了供水調度運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又極大地方便了用水戶,開通網絡繳費僅三個月的時間,用水戶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交納水費500余萬元。
聚焦責任根本,抓督查成合力
2021年年初,曲靖市委市政府出臺《曲靖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十二條措施》,對農村供水水價改革作出具體的安排部署;2021年7月8日,曲靖市紀委監委聽取農村供水保障專題匯報,明確了重點聚焦全市已脫貧出列的1203個貧困村,聚焦宣威、會澤2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市),強化對農村供水保障的政治監督。
曲靖市富源且農村供水保障專項行動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同時,曲靖市水務局在2020年成立5個掛牌督戰組的基礎上,調整充實人員繼續成立7個監督檢查組,由班子成員帶隊掛鉤到縣(市、區),每月至少深入一線開展1次以上監督檢查,嚴督實戰,包保推進項目實施、水價改革、飲水保障等工作,對發現問題限時整改,并按月進行通報督促,為壓實農村供水保障、水價改革等工作責任提供了保障。
2021年,全市已開展10輪監督檢查,發現整改銷號問題24個,約談5人次,并對2020年發現整改的問題開展了多輪“回頭看”,杜絕已整改問題再次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