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6月,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7480億元,較去年同期提高49.5%,其中廣東、浙江、安徽3省落實投資超過500億元。圖為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廬城鎮引江濟淮工程菜巢分水嶺段。CNSPHOTO提供 |
本報記者 陳文麗
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日前水利部召開的2022年上半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表示,今年1—6月,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項目22項、完成水利建設投資4449億元,開工數量和完成投資均創歷史新高。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承載著穩投資、穩增長的重任。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重大水利工程吸納投資大、產業鏈條長、創造就業多,水利投資持續發力,將促進拉動有效需求、穩定宏觀經濟。今年,我國將確保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30項以上,預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8000億元以上。
支持政策持續加碼
為充分發揮水利有效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以來,我國推進水利基礎建設的相關政策持續加碼。
今年4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對加強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重要部署,強調要多輪驅動,發揮政府和市場、中央和地方、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多方面作用,要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規范發展、陽光運行。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在大基建板塊,重點強調推進水利、交通和市政管廊建設。加快推進一批論證成熟的水利工程項目,包括南水北調后續工程等重大引調水、骨干防洪減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灌區建設和改造等工程。
6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水利部召開金融支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推進會,會議要求各金融機構切實加大對水利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政策性、開發性銀行要用好新增的8000億元信貸額度,加大對國家重大水利項目的支持力度。
6月17日,水利部召開推進“兩手發力”助力水利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拓寬水利基礎設施長期資金籌措渠道,為加快構建現代化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水利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重要領域。專家表示,水利工程點多面廣量大,在保障國家水安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拉動有效投資需求、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據有關機構的研究成果,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資1000億元,可以帶動GDP增長0.15個百分點。因此,今年我國預計完成8000億元以上的水利投資,將對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重大作用。
在帶動就業方面,水利工程特別是重大水利工程需要的用工多,能夠提供較多就業崗位。比如,正在建設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高峰時用工達到6200多人;今年新開工的吳淞江整治工程江蘇段,日最大用工達到3000人以上。
工程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水利工程尤其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有力推進,水利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突顯。
具體來看,上半年,我國新開工水利項目1.4萬個、投資規模6095億元。其中,投資規模超過1億元的項目有750個。在重大水利工程開工方面,上半年累計開工數量達22項,投資規模1769億元。對照年度開工目標,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
除了項目開工明顯加快,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實現重要節點目標,完成投資大幅增加,重慶渝西、廣東珠三角水資源配置等工程較計劃工期提前。農村供水工程建設9000余處、完成3700余處,提升了1688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區改造、中小型水庫建設等項目建設進度加快。“目前在建水利項目2.88萬個,施工吸納就業人數130萬人。”魏山忠說。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水利落實投資和完成投資均創歷史新高。魏山忠說,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地方政府債券持續增加,金融支持、水利PPP模式、水利REITs試點“三管”齊下,投資保障力度明顯增強。
數據顯示,1—6月,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7480億元,較去年同期提高49.5%,其中廣東、浙江、安徽3省落實投資超過500億元。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方面,水利項目落實1600億元,較去年同期翻了近兩番。水利建設投資完成4449億元,較去年同期提高59.5%,廣東、云南、河北3省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
與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水利有效投資呈現四方面特點——項目開工為歷年最多,目前全國水利工程在建項目達2.88萬個,投資規模超1.6萬億元;水利投資完成大幅增長,4月、5月、6月單月完成投資分別為881億元、1150億元、1341億元;投融資政策落地見效,水利項目籌資渠道拓寬,上半年落實水利建設投資7480億元,同比增加49.5%;吸納就業人口效果顯著,上半年累計吸納就業人數130萬,其中農民工95.7萬人,占比73.5%,充分發揮穩增長、保就業的重要作用。
各地推進工程建設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要素。當前,各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速。
在黑龍江,關門嘴子水庫工程細化目標有序推進。截至6月3日,關門嘴子水庫工程導流洞工程開挖已全線貫通,底板混凝土澆筑全部完成,邊墻和頂拱開始進行襯砌,計劃8月底全部完成,9月上旬具備通水條件。
在陜西,目前引漢濟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樞紐已正式下閘蓄水,并聯網發電;98.3公里的秦嶺輸水隧洞實現貫通;黃金峽水利樞紐正在加快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具備下閘蓄水條件。
在新疆,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被業內專家稱為“新疆的三峽工程”,2022年工程主要任務是開展工程移民安置驗收、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驗收和單元工程驗收,以及電站運行管理,目前該工程已進入尾工階段。
作為黑河流域重要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和生態保護工程,青海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2022年首倉碾壓混凝土開盤澆筑,工程建設進入施工高峰期。按照節點目標,今年大壩將澆筑到2600米高程。
此外,6月下旬以來,湖南大興寨水庫工程、黃河下游引黃涵閘改建工程、安徽省包澮河治理工程等多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密集開工,對保障國家水安全擴大內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基本盤將發揮重要作用。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穩住宏觀經濟的一攬子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浙江省水利廳日前出臺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指導意見和水利穩經濟11條具體措施,將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運營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圍繞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REITs、專項債券等融資重點,浙江省水利廳積極拓寬水利融資渠道,力爭全年完成水利投資660億元。
近日,《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實施,意見繪就了“851”水利高質量發展藍圖,即通過加快實施水資源優化配置、防洪能力提升、萬里碧道、河湖生態保護修復、農村水利保障、智慧水利、水文現代化和水利治理能力提升八大工程,構建水資源配置骨干網、防洪安全網、萬里碧道網、農村水利保障網、智慧水利網5張網,奮力開創廣東水利工作新局面。
下一步,水利部將如何夯實水支撐,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魏山忠表示,水利部將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完善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水生態保護治理體系為重點,加快構建國家水網,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全面增強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旱災害防御能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