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要河流、湖泊分布圖
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水域面積接近總面積六分之一,占比位居全國之首。
壯闊之長江,浩瀚之黃海,延綿之運河,來而復去的黃河,水網縱橫中的坦蕩,江南小橋下的靜流,不同風格的水,不同性情的水,在江蘇大地上交相融匯,互補共長,醞釀出了江蘇溫潤、柔和而充滿張力的人文情懷和獨特性格。
01
江蘇水系與流域劃分
江蘇河流湖泊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流域。
流域與水系
流域指一個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地區。水系指流域內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種水體組成的水網系統。
平原低洼地區,河湖連通,水網交錯,無明顯分水嶺,通常以天然形成的高地或人工修筑的河堤道路以及河水的主要流向來劃分水系。
從儀六丘陵經江都、通揚運河至如泰運河一線,為江蘇兩大流域分水脊。分水脊以南屬長江流域,以北屬淮河流域。
江蘇省流域劃分地圖
通揚運河海安城區段
淮河流域之江蘇區域
淮河流域江蘇區域面積約6.37萬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水系圖
淮河流域江蘇區域按習慣分為沂沭泗和淮河兩個水系。廢黃河以北屬沂沭泗水系,廢黃河以南、通揚運河及儀六丘陵山區以北,屬淮河水系。
廢黃河
廢黃河是歷史上黃河長期侵泗奪淮留下的故道,又稱黃河故道、舊黃河,西起河南蘭考,穿山東、安徽省境,于豐縣二壩進入江蘇,流經江蘇豐縣、徐州市區、睢寧、宿豫、宿城、泗陽、淮陰、漣水、阜寧、響水、濱海,主流至套子口入海,江蘇境內長515.3千米。
沂沭泗水系跨蘇魯兩省,主要河流均源自沂蒙山區。
沂沭泗水系流域性河道圖
淮河水系流域性河道圖
淮河入海水道與京杭運河水立交
長江流域之江蘇區域
長江江蘇段
長江流域江蘇區域面積約3.89萬平方公里。
長江流域水系圖
長江流域江蘇區域分為長江和太湖兩大水系,通揚運河及儀六丘陵山區以南屬長江水系,長江南岸沿江高地以南、茅山山脈以東、宜溧山地以北為太湖水系。
宜溧山地
長江水系流域性河道圖
太湖水系流域性河道圖
太湖黿頭渚
02
江蘇水資源
江蘇地處長江之尾、黃海之濱,跨江濱海,湖泊眾多,水網密布,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匯集于江蘇出海,自古以來水資源就很豐富。
江蘇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21.6億立方米。淮河流域、長江下游干流區、太湖區的總水資源量分別約占全省總水資源量的60.3%、17.4%、22.3%。受江、淮、沂沭泗上中游近200萬平方千米來水,入境水量比較豐沛。
江蘇省地圖(清)
(當年寶應湖、界首湖、高郵湖還是一個整體)
2022年江蘇省水系圖
(因河流密度太大,只表示骨干河流)
京杭運河縱貫全省,像主動脈一樣的將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高郵湖和太湖5大湖泊串在一起。
京杭運河江蘇段
河流湖泊
長江橫穿東西425千米,
大運河縱貫南北718千米,
海岸線954千米。
有大小河流2900多條,
面積在0.5平方千米以上湖泊290多個,
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15個,
面積均超過1000平方千米2個,太湖、洪澤湖分列全國第三、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 來源:淮安市洪澤區人民政府
(圖左洪澤湖大堤,古稱高家堰、捍淮堰,始建于東漢,完成于明、清,加固于當今的重要堤防。全長70.4千米,堤身寬約200米,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大堤,被譽為“水上長城”。)
江蘇省湖泊與大中型水庫分布圖
地下水
江蘇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138.7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43%。
江蘇地下水主要賦存在第四系松散層中,按賦存空隙劃分,松散巖類孔隙水、基巖裂隙水、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均有所分布,但以孔隙地下水為主。松散巖類孔隙水,分布于長江三角洲平原、淮河下游蘇中平原、淮北平原和南四湖平原,是江蘇主要地下水類型,面積占80%以上。
長江入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