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貴州人心中,都有一條奔涌向前的河流。貴州4697條河流及無數小河,流經境內17.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984條,地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造就沃野千里的生態之州、美酒之州、山地公園省。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沒有水,發展無從談起,一切無以支撐。貴州“八大水系”以苗嶺為界,苗嶺以北的牛欄江橫江水系、烏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屬長江流域,占貴州國土面積的65.7%;苗嶺以南的南盤江水系、北盤江水系、紅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屬于珠江流域。“八大水系”仿佛一根茂盛的參天大樹,在貴州大地上肆意生長,成為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擔起“上游責任”,貴州從未止步。上個月,貴州公布“2021年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貴州地表水水質、主要河流水質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拿到3個“優”。23個出境斷面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其中有6個為I類標準。
成績來之不易。在貴州,凡是叫得出名字的河流,都能找到河長負責。4697條河流共有河長22755名,充分顯示貴州作為上游治水的決心和責任。
長磧古寨稻花香(鳳岡洪渡河畔)秦剛攝
從全流域看貴州,上游的責任在于涵養水源的修復責任。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歷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先后多次赴“兩江”上游安排部署和推進,并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全面促進貴州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
從下游看貴州,上游的責任在于交付一江清水的治理責任。管控污染源,補齊環保設施短板,不留死角、盲區和隱患,才能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如今,行走貴州,千里綠岸、萬頃碧水、人水和諧的水美貴州畫卷徐徐展開。
從生態系統看貴州,上游的責任還在于恢復水生態活力的綠色發展責任。貴州物種數量在全國排在第4,有300多種貴州特有的動物、280多種貴州特有的植物。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一寶貴的“生態家底”,對于上游水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具有極大的生態價值。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上游的責任不僅是“河”的責任,關鍵在人,關鍵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江河的保護與治理不是一日之功,稍有不慎就會反彈。只有把山水林田湖草每一個環節“拎清”,“水”這一環節才能向好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