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連日來,素有“火爐”之稱的濟南持續維持高溫天氣,全城居民的用水需求隨之大幅增加。6月21日,濟南市主城區域平均日供水量118.83萬立方米,接近大明湖120萬立方米的蓄水量,創歷史新高。
為確保全市夏季安全供水和供水服務,濟南水務投資集團提高政治站位,從保民生保發展的高度提前籌備,出臺方案,全體干部職工堅守工作崗位,奮戰保供水一線,守護群眾夏日清涼,留下許多揮灑汗水的動人瞬間。
半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實行供排水一體化建設運營管理的戰略部署,濟南水務投資集團確立了“54321”發展思想,即“五個一”發展思路、“四位一體”發展戰略、三項重點工作、兩個工作亮點、一個工作中心,堅持以水為本,攻堅克難,保供水、調優化、強管理,整個集團的各項工作蒸蒸日上,為確保省城城市供水安全做出貢獻。
即日起,舜網推出“高溫來襲,濟南水投有準備”系列報道,從多個角度全面展示濟南水投集團保供水保民生保發展的奮戰場景和取得成績。
“保供水就是保民生,要不計代價!”
頭頂烈日,腳踩泥濘。酷暑襲來,隨之上漲的不僅僅是高溫天氣,還有全市居民對用水安全的關注度。
自來水供應是涉及每家每戶的民生大事。加快進行全網統籌調度、完善應急預案、全力保障足量安全供水成為當前工作重中之重,“供水是民生,民生無小事,無論如何都要保證濟南市民的自來水供應,不計代價!”濟南水務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殷光偉在部署夏季高峰供水工作時,多次這樣強調。
為保證特殊情況下,城市供水安全無恙,濟南水投集團所屬濟南水務集團及時召開夏季供水形勢分析會,對地下水源供水保障、地表水各水庫蓄水情況等進行分析,井然有序開展一系列措施,嚴把安全生產關、科學調度關、管線設施巡查關、水質檢查關、供水服務關,全方位守護好城市供水“生命線”。
據了解,濟南市的用水量高峰期在每年的六月底七月初。濟南水務集團日供水量呈逐年上升趨勢,預計今年最高日供水量或達到123萬立方米,將打破歷史記錄。
經過之前的統計分析,全市高峰供水期間供水保障能力為140.6萬立方米/日,完全能夠滿足城市供水需求量。
全市供水服務人口已達450萬
“夏季高峰供水特點是日供水量隨氣溫波動較大,連續的高溫尤其明顯,小時供水量在一天中的差別也更加明顯,時變化系數加大。”濟南水務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夏季高峰,全天供水高峰時段明顯延長,早晚用水高峰之間的波谷不再明顯,全天自早6點至晚24點絕大部分時間為用水高峰期,較春秋季及冬季高峰時段明顯延長。
此外,多水源的供水格局導致供水調度及水質保障難度增加,目前城市供水水源由本地地下水、南部山區水庫水、黃河水、南水北調水組成,地下、地表水混合使用,增加了供水調度和水質保障難度。
通過近幾年建設,濟南水務集團在東部分別建成了日供水能力20萬噸的旅游路水廠和東湖水廠,為配合起步區建設,黃河以北正在建設日供水能力20萬噸的大橋水廠,預計今年具備生產條件。
目前,水務集團總共有水廠25座,加壓站也達到37座,服務范圍東至巨野河,西至長清區,南至南部山區,北至黃河以北起步區,服務面積約260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450萬人。”孔永說。
加強供水調度保障供水安全
為確保供水調度科學合理,濟南水投集團指導相關單位充分利用升級后的生產調度系統,根據壓力、流量、水量分析及供水量預測功能,結合用戶需求與各廠站實際情況,采取“高峰多送”、“低峰多儲”、“夜間合理降壓”等措施,保證供水管網經濟安全運行。
連日來,我市各水廠及加壓站應充分發揮清水池的調蓄作用,利用夜間及低峰時段,將清水池的水位在下一個高峰來臨之前到達一個相對高位,以應對供水高峰的到來。同時,對于既設置了抽清水池,又具備抽管道的加壓站,應當在高峰時段加開清水池機組,避免因管道直抽造成加壓站進水端管網壓力下降問題,提高供水服務壓力。
此外,還針對夏季供水高、低峰時段的變化,適當調整機組增減的時間,重點加強對水廠、加壓站的出廠壓力控制,實現水務集團調度中心、各廠站兩級控制,尤其是增加機組運行時,升壓應緩慢,避免管網壓力突發性波動。
濟南水務集團的相關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嚴格執行調度程序,集團調度中心對供水生產行使指揮權,負責調度各水廠、加壓站機組的開停,并把開停指令發至各廠站值班人員。調度中心時時監控管網壓力,合理調整機組,科學調度,確保安全供水。
近日,疫情在局部地區有抬頭之勢,而供水作為維持城市基本運行的“生命線”,關乎社會民生,必須確保萬無一失。面對疫情,濟南水務投資集團及子公司上下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和高度警惕思想,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嚴陣以待,為濟南市人民群眾用水安全保駕護航。
讓泉城人民放心的是,面對高溫、暴雨、疫情等的輪番考驗,濟南水務投資集團統一調度,各子公司積極投入防疫情、防高溫、防汛情工作中,已全面形成安全供水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