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凜凜,順著盤山公路驅車前行,車窗外,是大大小小梯田里的一排排莊稼,山路蜿蜒曲折,頗有“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之感。
與山路一同盤旋而下的是由貴州省水投集團水務股份公司(下稱“水務股份公司”)鋪設的長百余公里的紫云自治縣宗地鎮供水管網。
宗地鎮地處紫云自治縣南部,下轄16個行政村。過去,該鎮大部分村寨都是采用分散式取水和屋頂、小水窖集水,諸多村寨長期面臨工程性缺水問題,加之當地每年冬枯季節或連續干旱均在20天以上,缺水問題曾嚴重制約著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水安全問題一直是宗地鎮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
為解決飲水難題,當地投資6500余萬元建設宗地鎮供水工程,水務股份公司作為施工單位,以此工程為契機,圍繞“四新”主攻“四化”,鞏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果,掀起大干熱潮,推進工程建設。



水務股份公司結合實際,組織多人多批次對宗地鎮周邊供水區水源進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以黃家灣水利樞紐作為本次工程供水水源,引水至新建宗地水廠。
新建宗地水廠設計規模日5000立方,鋪設管網覆蓋宗地鎮16個行政村,預計建成后將解決32000余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小戈岜,一個在大山深處僅有12戶人家的村組。從高處俯瞰,層巒疊嶂,群山環抱,村組房屋倚疊在山腰間的平坦處,村民進出僅靠一條三米寬的盤山水泥道。這里曾受制于惡劣的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村民日常生活只能依靠一口夏天望雨水,冬天望積雪的“望天井”,惡劣的取水用水條件導致小戈芭存在著嚴重的飲水安全隱患,也為供水工程在小戈岜的實施帶來了嚴峻考驗。
面對施工難度大、投入成本高、鋪設管道長等諸多困難,水務股份公司采取倒排工期等多措并舉,全面加快推進供水工程建設。
目前,宗地鎮供水工程已完成管網鋪設75%,調節池基礎開挖5個、正在施工5個、施工完成15個,完成1000米海拔高位水池施工、500米海拔高位水池施工;供水廠區已完成管理用房、圍墻砌筑、機房、配電房、一體化設備基礎、廠區道路等施工,廠區建設累計完成90%左右。
宗地供水工程項目經理楊猛表示:“工程建成后,不僅能解決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和宗地鎮16個行政村的供水問題,同時還能加快項目區的鄉村振興建設步伐,對改善當地生產及生活條件,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美化環境、改變當地人民群眾精神面貌、百姓安居樂業、促進社會和環境可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