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城因水而興,人因水而聚,城市供水則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線。
作為民生保障企業,濟南水務集團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方向,高質量推進“黨建+業務”的融合發展,探索走出了一條全域黨建引領驅動智慧水務發展的新路。
記者程凌潤通訊員白益臣
打造“立體”教育載體
深化“智慧水務”建設
作為成就城市供水事業輝煌的“扛鼎者”,濟南水務集團堅持以黨建“第一責任”引領和保障供水發展“第一要務”,從嚴從實推進企業黨的建設工作,以“e點e滴”水務特色智慧黨建品牌創建為引領,探索走出了一條全域黨建引領驅動智慧水務發展的新路。
目前,濟南水務集團擁有內部刊物《黨員學習》《政工月報》和《共產黨員電子畫冊》,并通過開設以“人人主講、人人主持、人人點評”為主要形式的“黨課講壇”、上線直播網課等方式,打造“立體”教育載體群,全方位覆蓋濟南水務集團黨員教育工作。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直屬各黨組織充分利用“互聯網+黨建”這一順應時代潮流的新模式,以“燈塔-黨建在線”網絡學習平臺為抓手,實現了黨建基礎性工作可視化動態化展示、數據化紀實化管理,真實準確、及時全面,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同時存檔,使黨建工作由“軟指標”變成了“硬任務”。
自2012年起,濟南水務集團要求廣大黨員主動亮出身份、作出承諾,要求具體化、數據化,能操作、便考核。同時各黨組織把黨員的承諾上墻公示,讓職工監督;年底還要進行考評,承諾未兌現的,要做出說明,并不得列為評先樹優的對象。
近10年來,濟南水務集團各級黨組織開展“黨課講壇”3000余場,受教育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達到2.5萬余人次;“網上課堂”已開課59場,涵蓋服務知識、供水調度等30余個主題,受眾職工5100余人次,近千名“一專多能”的水務人才脫穎而出,助推了供水服務水平有力提升。
近年來,濟南水務集團黨建工作受到中組部高度關注,黨建經驗和黨員事跡被《人民日報》、人民網、光明網等中央媒體報道,黨組織、黨員“雙報到”工作入選市委組織部典型案例,鳳凰路水廠黨支部被評為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并被列入濟南市委組織部、濟南市國資委黨建標準化建設示范點,濟南水務集團黨委副書記郭際忠被評為濟南市優秀黨務工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濟南水務集團不斷嘗試把“黨課講壇”打造為開放式的思想交流平臺,探索供水領域以黨建融合業務的經驗方法。2021年,濟南水務集團客服中心黨支部書記李東峰講授的黨課《“小白熱線”上那奔涌不息的“三牛精神”》被濟南市委組織部評為2021年度優秀黨課及優秀黨課主講人。濟南水務集團制作的精品黨課視頻入選濟南市年度優秀黨課。
推進泉水直飲工程
到2025年惠及100萬人
曾幾何時,“家家泉水”是濟南這座城的回憶。現如今,隨著2021年市民泉水直飲工程的正式實施,“打開龍頭喝泉水”成為普惠大眾的民生實事,而“泉水自來”成為一種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這是時代未來的必然選擇,也是泉水根本價值的回歸。
近日,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印發《濟南市市民泉水直飲規劃(2021-2025)》。該規劃詳細論述了濟南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泉水直飲工程的建設目標和階段任務,為充分利用濟南優質泉水資源,發揮泉水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和城市品質設定了發展藍圖和實施路徑。
該規劃指出,2021年-2025年,濟南市規劃完成227處泉水直飲工程建設,其中,既有項目107處(既有小區82處、企事業單位14處、公共場所11處),新建項目120處。預計2025年底,泉水直飲工程日供水能力達到6500立方米(以5L/人計),覆蓋35萬戶,供水服務達100萬人。
到2030年,濟南泉水直飲工程完成應接盡接項目的建設,泉水直飲工程日供水能力預計達到1.3萬立方米(以5L/人計),覆蓋70萬戶,供水服務達200萬人,實現新時代新泉城“家家泉水、戶戶直飲”的美好愿景。
2021年,市民泉水直飲工程被濟南市委、市政府納入為民辦實事清單。通過自我加壓,濟南水務集團超額完成30處泉水直飲工程的建設,累計實施46處泉水直飲項目建設,實現年供水量3.7萬立方米,用戶累計約4.5萬戶,惠及市民12萬余人。
目前,濟南水務集團建立了適應濟南泉水水質特點的工藝路線,采用超濾+納濾處理方式和紫外線消毒方式,既實現了合理降低出水硬度、改善口感,也最大程度保留了泉水中的偏硅酸、鍶等微量元素,長期飲用對人體健康有益。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持續為泉水直飲品牌創建植入文化元素,首次亮相第九屆濟南國際泉水節,舉辦“我們家的泉水節”暨泉水直飲文化品牌推廣活動,開展泉水直飲主題文化論壇,面向社會征集泉水直飲文化形象作品,泉水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進一步凸顯,泉水直飲文化展廳榮獲山東應急文化和裝備博覽會“最佳形象展示獎”。
隨著泉水直飲建設步伐的不斷提速,“聽得到新泉水叮咚,看得到清水長流,品得到直飲泉水”的城市圖景已經躍然紙上,未來已來,令人期待。
實現城鄉供水
“同質、同網、同源、同服務”
通過“整合發展”,擁有88年發展歷史的濟南水務集團全面構建“城鄉一體化、供水一張網”的供水體系,從根本上實現城鄉供水“同質、同網、同源、同服務”。
2015年12月,濟南水務集團納入制水業務,整建制接管泓泉制水公司,實現供水、制水業務一體化運營。2017年,濟南全面接管濟鋼片區供水服務;2018年,為實現制水業務板塊國有化,進而達到對所屬水廠的絕對控股管理,并成功收回鵲華公司50.75%以及泓泉公司35%的外方股權。
2019年2月,濟南水務集團與長清區政府、濟南城投集團、長清區自來水服務中心簽訂《市、區水務一體化整合四方協議》,隨后,濟南水務長清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主城區與區縣水務的融合,“供水一張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19年7月,濟南水務集團啟動南部山區農村安全飲用水改造工程,2020年3月,濟南水務集團南山供水公司成立,負責南部山區廠站、管網建設運營管理工作,供水服務覆蓋南部山區156個行政村,惠及16萬山區群眾。
2020年12月,按照濟南市政府關于高新區供水企業劃入濟南水務集團統一管理的工作部署,全面接收東泉公司在高新區的供水業務。
2021年10月,濟南水務集團全面收回高新控股持有東區供水公司30%股權,東區供水公司成為濟南水務集團全資子公司。
為增強城鄉供水保障能力,營造更大城市發展空間,十三五期間,濟南水務集團陸續投資新建了鳳凰路水廠、南康水廠、東湖水廠和旅游路水廠4個地表水廠,共增加設計規模56萬立方米/日,使地表水廠設計規模增加了36%,并填補了濟南市東部無大型水廠的空白,滿足了東部城區快速發展的供水需求,緩解了東部、南部和城區的供水緊張形勢。
目前,濟南水務集團共有25個水廠,服務面積約260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450萬人,成為保障泉城市民和城市發展用水安全重任的大型國有企業。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不斷夯實供水設施建設基礎,2020年10月,實施臨空經濟區應急供水工程,建成具有2000立方米/日供水能力的臨時泵站,鋪設了由東湖水廠至臨空經濟區的14千米應急供水主干管道及24.1千米的配水管網;2021年12月,科創大走廊配套供水管線工程全部建設完成,新建春博路等7條管線,有效打通片區周邊供水管網;2022年,濟南市公共飲水安全綜合提升示范項目大橋水廠正式開工建設,填補了濟南水務集團在黃河以北供水設施的空白,水廠建成后將能夠有效滿足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項目建設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
此外,濟南水務集團還啟動了包括長清區西關水廠、臨空水廠及配套管線設施建設,持續實施老舊管網升級改造,提升主城區與周邊片區市政供水管網覆蓋率,構建水源、廠站及管網互聯互補體系,全面提升供水安全應急及保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月25日,濟南水務投資集團正式成立,將按照“管好源頭水,供好自來水,治好排放水,用好再生水”四位一體的發展戰略,聚焦城統籌負責全市原水、供水、排水、污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統一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是我市水務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新時代現代化水務“一張網”建設也將開啟新的歷史征程。
濟南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濟南水務集團將完善供水“一張網”,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提升城鄉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實現“大水務”智慧發展、多產業多元化經營,達到自動化生產、優質化服務、現代化管理、智慧化發展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