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 沖刺備汛
5月23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趨緊,海淀全區實施區域內居家辦公,到崗率不超過30%。疫情雖吃緊,汛期卻不等人,市水務局水務應急中心預案管理科孫楊與幾位同事開始封閉駐局辦公。
彼時,距離6月1日上汛,不足10天。
據預測,2022年汛期北京地區降雨比常年偏多,受去年較多降雨和冬季降雪影響,今年河道行洪風險進一步加大。“預案是迎戰汛期最重要的指導性文件,是防洪排澇工作的基礎和遵循,只有預案科學、充分,研判在先、部署在前、關口前移,細化響應行動和防御措施,才能牢牢把握防御主動權。”連續一周多的高強度工作,電話那端的孫楊聲音難掩沙啞。
孫楊說,為保障安全度汛,市水務局涉汛各部門人員24小時待命,大家加密線上聯系,都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把汛前所有工作扎穩鑿實。
汛情和疫情雙重壓力面前,市水務部門堅持“預”字當頭,將“工作前置”的作用發揮到了最大。今年伊始,市水務局即印發防洪排澇工作要點,強化責任制、預案、物資、隊伍、隱患排查工作“五落實”,汲取去年河南鄭州“7.20”應對處置教訓,專項部署全市礙洪清理整治工作,通過增加水文自動監測站點、加強氣象水文耦合、利用北京模型強化積水內澇預報預警等方式,提升“四預”能力,同時加快推進水毀項目修復等工程建設,最大限度爭取應對汛期主動權。
抗疫保供 欠費不停水
為防止疫情蔓延,北京全市暫停堂食,雅州映像川菜館經營困難,到期未繳的水費成了老板心頭的難題,正當一籌莫展之際,市自來水集團卻按照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紓困政策,對雅州映像給予“欠費不停供”安排,幫助其度過難關。
“我們要確保沒有任何一家用水戶因欠繳水費而被強制停水或者限制供水。”市水務局供水處負責人介紹,市水務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穩住經濟發展大盤、保證民生供給需求的有關部署,印發《關于嚴格落實疫情期間“欠費不停水”政策的通知》,要求供水單位因地制宜制定柔性水費收取制度,切實增加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確保安全穩定“不停供”。
雖然疫情趨緊,但延慶平原區地表水廠二期工程在全閉環管理下,配水廠清水池等工程正有條不紊地推進施工。據了解,為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市屬多項重點供水工程嚴格落實人員實名制核酸篩查和疫苗接種要求,施工現場封閉式管理,作業人員分區分時上崗。截至目前,全市各供水工程項目均按計劃有序推進。
“為保障疫情期間供水安全,我們以線上方式全面摸排供水廠運行情況,建立安全風險工作臺賬并每天更新,對供水設施運行管理進行動態監管和指導”。據市供水事務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市區各級供水廠全部實行封閉管理,人員采取輪崗“不見面、零接觸”方式,確保供水安全。與此同時,市水務部門還加強供水應急保障力量,市自來水集團供水管網應急搶修站點增至34處,搶修備品備件儲量增至3個月,組建完成55人的應急搶修隊伍,確保疫情期間供水不間斷、民呼必有應。
以數為“器” 力保補水
疫情吃緊,但在市水資源調度管理事務中心調度管理科,每天上午九點,前一天全市生態補水的相關數據依然被準時匯編上傳、形成快報,發送往各數據平臺,供補水調度所用,從未間斷。
調度管理科負責人李述介紹,疫情雖然逼停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活動,但生態補水這件關乎民生的大事不僅不能停,而且不能有任何差池與閃失。“補水是一盤牽一發動全身的大棋,水的時空騰挪是否安全精準,全在于數據是否準確,在于人對水的調度是否科學及時。”李述說,“自豐臺區提級管控后,調度運行值班就嚴格按照防控要求,人員分批上崗,關鍵崗位全封閉管理”。
到崗人員減少了,調度任務卻并沒減輕。“近期,我們監測到永定河補水出境流量較大,為了實現藏水于地的預期目標,經反復測算,我們減少了官廳水庫流量。”李述表示,這只是疫情期間水調中心的一次日常調度,但諸如此類的“小調度”,卻都是關系民生的“大動作”。
據悉,如今北京的生態補水已經建立起了自動化站點監測為主、人工監測為輔的補水數據采集、傳輸、匯總系統,初步實現了“人在屋中坐,數據源源來”,最大限度減少對人力的依賴,把疫情對補水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在很大程度上,水務發展現代化需求與疫情防控的雙重挑戰,正在倒逼北京水務智慧化程度不斷向前推進。”李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