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水乃生命之源,一個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是不能三天不喝水,由此可見水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性。但是地球上的水資源是匱乏的,這是為什么呢?
在地球上,海洋面積約占71%,按道理來說,地球上的水資源應該非常豐富。但實際上,地球的水資源絕大多數是咸水,淡水資源僅僅為2.8%,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更少,相當于地球總水量的十萬之三,所以世界很多地區都存在嚴重的缺水問題,我國也不例外。7000萬人用水被控制!外資大批收購國內供水廠,自來水保衛戰打響!

目前我國的水資源狀況總體來說較為匱乏,再加上水污染情況嚴重,很多城市供水都是依靠自來水公司,因此自來水公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但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我們國家,大部分自來水公司都是由外資控制的,這是為何?這種關乎國人健康的重要行業怎么會交給別人?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自從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城市水務行業開放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資水務涌入到我國的水務行業中逐利,我國自來水產業一度被外資控制超60%,大約有7000萬人口的用水被外企掌控。這種情況是如何形成的呢?未來水資源會成為稀缺資源嗎?

隨著國際經濟逐漸走向全球化、多元化,以壟斷為特征的中國水務業也向著以市場為導向的國際多元化投資、經營轉換。正因為如此,在初步確立時,中國水務市場就已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挑戰。
由于市場經濟運行體系在全球范圍內確立,社會分工在發達國家日趨完備,一些跨國水務公司開始利用技術、資金、管理等優勢開拓并擴大國外市場,其中就包括中國。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水務業市場程度相對較低,保護性強,盈利空間大,競爭力弱,于是便成為了外資有利可圖的領域。

另一方面,中國在加入WTO后,逐漸放寬了水務外資準入門檻,許多西方的水務公司蜂擁而至,都想來分一杯羹。
而從國內的情況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城市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這就導致了城市供水出現了一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國有供水企業開始利用外資加速地方經濟發展,努力尋求國際經貿合作,積極拓寬中國的水務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外資企業開始瘋狂搶占中國的水資源市場。

比如法國的威立雅公司。2002年,作為全球最大的水務集團,威立雅強勢打入我國水務市場,先是以15.2億元的價格收購了上海自來水浦東公司,隨后又以高出正常股價6倍的價格購買了蘭州供水集團45%的股權。
隨后,威立雅又如法炮制,好幾次高溢價收購我國其他水務集團的股權。在威立雅的推波助瀾下,我國的水價水漲船高。以天津為例,一開始的水價為0.68/噸,后來漲到3.4元/噸。除此之外,各地還相繼發出關于自來水的負面新聞,比如水質超標、不符合飲用水標準等等。

越來越多的城市喪失水權后,中國水務企業的問題開始引起了高層的關注,國家開始加強對水務行業的控制力,并開始禁止外資進入我國的水務市場。
但這個時候,我國大約有1億人的喝水問題已被兩大外資水務集團所控制,它們分別為蘇伊士、威立雅。

我國的水務市場除了被外資搶占外,很多社會資金也進入其中。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近3000家自來水廠中,私人水廠占據了一半,這也就意味著水資源私有化逐漸擴大。
雖然水資源私有化具有一定的好處,但其中也有一定缺點,是把雙刃劍。優點就是能夠填補資金漏洞,促進市場合理競爭,促使產品更新換代,更好的服務大眾。除此之外,在一定的程度上,水資源私有化也會促進水務系統的快速發展。

但水資源私有化也存在很大的風險,一旦風險被游資打破,人民的安全將會受到威脅,畢竟資本家都是逐利的。

另外,私人自來水廠大多會提高水價,對于老百姓而言不是一件好事。雖然水務私有化是時代的產物,但國家并不能一刀切,只能提高管控力度。

結語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未來水資源很有可能將會成為各國爭奪的資源,各大國家很有可能會“因水而戰”。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護水資源,維護國家安全,我們一定要節約水資源,不能肆意浪費。除此之外,我相信在未來,隨著國家的日益強盛,我們將會重新奪回屬于我們國家的“水權”,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