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供水一張網,科學調度水資源,確保全市供水安全
目前,全市26個鎮的鎮屬供水企業完成托管,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供水一張網全覆蓋,為千萬人口的飲用水實現“同城、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奠定堅實基礎,為全市做好“雙統籌”、奪取“雙勝利”營造良好的水務環境。
肩扛責任,穩步推進資源整合
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城市供水工程是城市生產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質條件,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
東莞雖然河涌密布,水道交織,卻是資源型缺水城市,飲用水水源單一,九成以上飲用水來自東江;同時東莞供水格局分散,制約著水資源發揮更大效益。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全市水廠達到上百座,即使到2021年初,全市水廠仍有50座,隸屬于市、鎮、村三級管理。其中,市級水廠7座、鎮級水廠41座、村級水廠2座,供水服務人口約952萬人,設計供水能力每日約688萬立方米,2020年供水總量約15.4億立方米,近五年日均供水量約440萬立方米。
多年來,受行政區域體制影響,東莞供水市場呈分散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存在供水資源利用不充分、供水質量參差不齊、供水價格不統一、抄表到戶率低和安全保障系數有待提高等問題,這不僅束縛了東莞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也與東莞的新一線城市形象不符,亟須通過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工作予以解決。
改革謀變,順變則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供水工作,高位統籌推進“供水一張網”工作。市政府成立市“供水一張網”整合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由市長出任領導小組組長,統籌和指導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工作。市級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負責市級領導小組的監督、督導、考核等日常工作,建立健全議事機制,明晰權限,切實解決整合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021年4月16日,市政府印發《東莞市“供水一張網”整合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關鍵性文件,創新“統一模式、分步推進”整合模式,拉開全市供水資源整合工作帷幕。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東莞對“供水一張網”整合工作提出了“分步走”策略,明晰了責任清單、劃定了時間表。
全市統一以全額凈資產贖買的模式開展“供水一張網”整合工作,先由市水務集團與各鎮完成托管協議簽訂,并進行業務托管;再由各鎮會同市水務集團完成村(社區)供水資源整合工作;最終由市水務集團完成對石龍、虎門、中堂、望牛墩、麻涌、石碣、高埗、洪梅、道滘、厚街、沙田、長安、寮步、大嶺山、大朗、黃江、樟木頭、鳳崗、塘廈、謝崗、橋頭、橫瀝、東坑、企石、石排、茶山等26個鎮供水資源整合,實現“供水一張網”。
市水務集團聞令而動,以“供水一張網”為契機,調整組織架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足干勁,以新思想、新體制、新面貌煥發新動力,全力以赴打好打贏供水資源整合攻堅戰。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關鍵在于各鎮屬供水企業平穩過渡。市水務集團根據《城市供水條例》《廣東省城市供水管理規定》等供水行業法律法規,迅速制定《托管期間供水安全保障機制》,明確“有序承接、平穩過渡”“預防為主、有效銜接”“就近處置、及時應對”等托管原則,讓鎮屬供水企業吃下“定心丸”,確保“人員、生產、管網運營”平穩過渡。
穩步推進,用心服務。
2021年7月1日,全市26個鎮屬供水企業全部完成托管協議簽訂工作。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市水務集團正式進駐各鎮屬供水企業,會同各鎮政府、鎮屬供水企業做好日常運營工作。此舉標志著市水務集團對鎮屬供水企業進入全面托管階段,為推進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托管期間,各鎮屬供水企業必須確保日常供水安全。為此,市水務集團迅速組建沖鋒隊伍,以5個片區工作組的形式深入對接各相關鎮政府、鎮屬供水企業,開展進駐托管工作,根據保障機制,圍繞“安全生產、優質供水、管網運營、人員維穩”四大方面“定人、定崗、定責”。積極排查在建工程、生產設施等安全風險隱患,形成整治臺賬,落實定人、定整改措施、定期的“三定”機制,跟蹤鎮屬供水企業整改形成閉環。
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基礎上,市水務集團全力推動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工作,委托有實力、符合資質、有公信力的資產評估機構開展供水資產評估工作,協助相關鎮完成村(社區)供水資源整合,積極與各鎮協調溝通供水資源整合事宜;同時,做好市級工作專班工作,嚴格執行月度會議、周工作例會、日工作例會制度,配合市水務局、市國資委制定印發整合工作議事機制、督導機制、報送機制等議事決策機制,做好提前謀劃部署,及時協調解決整合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問題。

▲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了全市供水資源
在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市水務局、市國資委等單位和鎮街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硬任務圓滿完成。
優化格局,織密供水一張網
城市供水安全,事關民生福祉,是凝聚責任和情懷的民生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關心、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市民群眾高度關切的民心工程。
市水務集團積極優化供水保障格局,通過科學供水調度、做好日常監測、落實人員值守、加強應急保障等措施,進一步增強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供水質量和服務水平,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市級水廠管網已基本實現互連互通,可有效進行供水調度,比如向東城街道供水的東城水廠,在受咸潮影響期間,取水口氯化物含量持續超標,導致不能取水,供水量大幅減少,通過供水調度增加第六水廠供水量補充,基本保障東城區域正常供水。
今年1月22日部分時段,東城水廠因咸潮嚴重不能取水,就是通過市第六水廠向東城區補充供水。“打開市第六水廠與東城水廠的主管網連接點,通過調整水廠供水壓力,第六水廠的自來水就流向東城千家萬戶。”即使咸潮最嚴重時刻,水廠不能從東江取水,但東莞也沒有出現大面積停水的現象。
落實24小時值守制度,做好供水管網的水質、水壓、流量的日常監測工作;落實供水管網及重要管網設備(閥門、排氣閥等)的巡查和維護工作,從而降低管道爆漏的風險;落實搶修人員值班值守,確保搶修物資庫存充足,從而保障搶修工作可迅速響應,減少供水影響;落實送水車的日常維護保養和人員的值班值守,從而提高應急送水效率,提升送水服務質量。

▲全市供水一張網降低了供水損漏
完成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后,市水務集團共有31間水廠,供水管網長度超過19000公里,供水能力由365萬立方米/日增長到約600萬立方米/日,日均供水量由280萬立方米/日增長到約420萬立方米/日。市水務集團綜合實力實現跨越式提升,將更全面地優化全市供水系統管理,更有力地科學實施供水應急調度,更有效地應對咸潮上溯等突發情況,保障全市安全優質供水。
在通過技術優化供水保障格局的同時,市水務集團還積極建設供水配置工程,為東莞構建“雙水源”安全供水格局夯實基礎。
2021年12月24日,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東莞配套松山湖水廠一期工程開工,預計2023年底建成試運行后,可進一步改善松山湖、大朗、大嶺山、長安以及中部片區等共8個鎮街(園區)370萬居民的用水質量,進一步優化供水布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市水務集團投資建設的東莞配套水廠及配水管線工程,是東莞優化利用東江、西江水源,順利承接西江飲用水源,構建全市安全、可靠、高水平供水體系的重大民生工程。項目總投資約82億元,設計供水規模160萬立方米/日,分為東莞配套松山湖水廠一期工程及其配水管線工程,蘆花坑水廠一期工程及其配水管線工程等四個項目推進。松山湖水廠一期工程是東莞構建“雙水源”安全供水格局的重要一環,對保障全市安全優質供水具有重要意義。
市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錦容表示,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東莞配套松山湖水廠一期工程正式動工,是市水務集團在東莞“雙萬”新征程上的新起點。市水務集團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全市水務一體化,加強全市涉水職能和資源整合,著力打造市場化、專業化、規?;娜猩嫠畼I務運營管理平臺,推動水務集團做大做強,全力構建東莞水務發展新格局。
快速響應,持續提升服務水平
喝好水、用好水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全市“供水一張網”優化供水保障格局、提升供水服務水平的背后,關鍵在于保障全市供水平穩,進一步提升市民用水獲得感。
2021年7月,全面托管各鎮屬水企以來,市水務集團圍繞“生產運營、安全生產、優化客服”等方面下了一番工夫,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在生產運營方面,建立市級水廠對口支援鎮街水廠工作機制。由7間市級水廠分別對口支援20余間鎮村水廠,在水廠管理、設備改造、工藝改造等方面,切實發揮市級水廠傳幫帶作用,有效補齊鎮、村(社區)應急保障方面的短板,切實提升鎮、村(社區)應對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在水量上,充分發揮市級水廠供水規模和管網連通優勢,通過水量監測、供水調度等保障城市用水需求。在水質上,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市,高水平統籌廠網建設,開展全市廠網設備更新和工藝升級改造,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實現供水運營規范化、統一化、標準化。各鎮、村(社區)的供水水質得到明顯提升,根據東莞市水務監測中心對全市水廠出廠水的抽樣數據顯示,全市水廠出廠水合格率為100%。在服務上,實現了市、鎮兩級供水服務同一標準,全市供水服務在用水報裝、報漏報障、業務咨詢及繳費等方面更為快捷便利。村(社區)應對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升。
托管期間,全市水廠供水安全平穩,未出現重大供水運營問題。特別是春節期間,市水務集團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成立專項檢查組,對供水公司及5家直屬分公司、26家被托管的鎮屬供水企業、31間自來水廠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形成整改臺賬,督促限時完成整改,并及時做好記錄,形成閉環管理,確保隱患整改落實到位,保障供水設備設施安全運行和供水生產運行安全穩定。
此外,市水務集團還積極推進各水廠設備、設施及自動化等方面的升級改造工作,主要包括第三水廠及第六水廠配水機組設備更換改造項目、東城水廠及萬江水廠電氣設備改造工程、第五水廠網格絮凝池格柵板更換工程等,全方位提升水廠安全供水保障水平;挖掘相關水廠供水潛能,切實解決相應區域供水能力不足、東深供水檢修期部分水廠產能不足等問題,及時推進企石水廠、橋頭第二水廠沉淀池斜管更換項目,謝崗第三水廠嚇角水庫取水泵房改建工程等,切實提升相關鎮街供水安全保障。
與此同時,市水務集團妥善解決群眾訴求。目前,各鎮供水客服熱線并入市水務集團客服熱線。為保障全市供水工作平穩有序開展,根據全市“供水一張網”工作的整合進度,市水務集團將26個鎮屬供水企業的客服熱線整合并入水務集團24小時客服熱線96968。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底,電話接入77155次,轉辦工單20774件,市民回訪滿意率99.90%。

▲水務工程技術人員鋪設供水管網,優化供水布局,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市水務集團還創新“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優化訴求辦理流程,進一步規范工單的受理與處置,加強處理過程及結果管控,確保市民的訴求都能快速、閉環的處理。一方面,暢通投訴渠道,接到市民反饋的供水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建議等訴求后,快速響應并妥善處理市民訴求,提高市民滿意度。另一方面,規范響應處理時間,每天對各渠道來源工單進行梳理和監管,確保及時處置。通過對特殊案例的剖析和解決,充分了解和尊重市民的意愿,形成最大公約數,提高訴求解決率。
目前,市水務集團推出了線上客服系統。線上客服系統擁有智能機器人接待和人工接待兩種模式,支持發送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消息內容。此舉打破市民與客服之間單一溝通模式,讓溝通效率更高,讓溝通體驗更加友好。
未來,市水務集團將堅決承擔國有企業使命和責任,積極做大做強核心主業,作為全市供水運營主體(清溪、常平除外),做好市、鎮、村三級供水業務的統一運營管理,全力守護城市水安全命脈,提升核心業務的質量和效能,筑牢“一張網”,謀劃“一盤棋”,推動全市供水邁向“系統升級、運營升級、服務升級”,不斷提升市民用水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讓千萬人口切實享受“同城、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