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莊鎮高橋村4組庭院小屋
宜賓日報記者 向偉
近年來,宜賓市全面開展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宜賓市農村人畜飲水得到了有效改善,農村“廁所革命”取得實效,垃圾、污水分類處理、非規模化畜禽養殖和秸稈焚燒等,得到了快速推進和有效治理。
《宜賓市農村生活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的實行將進一步加強宜賓市農村生活環境保護,提升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助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群眾用水 “從源頭到龍頭”
水,是生命之源,飲用衛生水,更是健康之本。解決山區群眾的生活用水問題,是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現在用水方便了,自來水管都安裝到了灶臺邊。”敘州區安邊鎮豆壩村村民張某說。據了解,目前豆壩村鳳來片區200戶村民全部用上了自來水,大家只要輕輕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就直接流入水缸,村民徹底告別了長期生活用水難的問題。
安邊鎮為了徹底解決該村群眾飲水困難的問題,保障群眾用上放心水、安全水,聯合相關部門,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決定在這個片區修建一個集中供水的自來水廠。安邊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德全說,通過安邊鎮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今年初,豆壩村鳳來片區飲水工程徹底解決了。
據悉,近年來,敘州區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通過配套、改造、升級、聯網、新建等方式,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農村飲水工程管理體系,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最后一公里”問題。近兩年,全區新建和升級改造集中供水工程5處,管網延伸6處,新建分散供水工程541處,受益人口共10.4萬人。目前,全區有日供水規模20噸以上的農村集中供水工程65處,分散供水工程10976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達60余萬人。
“廁所革命” 讓“方便”更方便
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是為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生活品質和農村文明程度,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我們家里的廁所條件全部改善了。”三江新區宋家鎮金石村4組村民曹祖英說,現在她們組里每家每戶的環境衛生搞得很好,大家都感到十分滿意。記者在曹祖英家里看到,不僅廁所的地面和墻壁煥然一新,還安裝了應有的衛浴設施,顯得更加明亮潔凈。
“村民致富增收了,但村民家庭的衛生也要改善。”金石村黨總支書記侯元英說,過去,該村大部分村民的廁所封閉差。2019年9月,全村符合條件的農戶進行了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如今全村改造數已達到336戶。
記者從宜賓市鄉村振興局鄉村治理科了解到,2022年,宜賓市計劃在110個行政村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示范村建設項目,新(改)建3.75萬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鞏固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成果,開展戶廁問題整改“回頭看”,建立農村戶廁數據庫;完善農村戶廁長效管護機制,建立縣鄉村專業技術隊伍,完成農村公廁建設49座;打造整村推進示范村樣板,爭創四川省農村“廁所革命”工作的先進典型示范。
有效治理 垃圾污水有“歸宿”
翠屏區李莊鎮高橋村現已成為了城市近郊的網紅打卡地,每一條公路或每戶群眾的房前屋后沒有一片垃圾,地面十分整潔衛生,路邊垃圾桶的垃圾分類標識清晰可見。
高橋村路邊安放的垃圾桶
“看嘛,這就是村委會安放的垃圾桶。”高橋村4組李乾容說,村里為了每家每戶的環境衛生,特意在她家側面安放了3個垃圾桶,家人將垃圾分類裝在桶里,等待清運人員上門收集。
高橋村黨支部副書記蒲啟遠說,該村從2019年實施基層基礎治理以來,不斷加大對環境衛生(垃圾)的整治和排污處理。對全村400多戶群眾統一發放了垃圾桶,并要求安放在房前房后,將垃圾分類裝入垃圾桶,由環衛人員定時上門收取。同時還在全村8處建有垃圾回收房,滿足游客和群眾丟放垃圾。據了解,該村對垃圾的處理實行村收集、鎮轉運和區處理。
“我們村的污水處理共分為:洗衣、洗碗和洗澡3大類。”蒲啟遠稱,該村的污水處理對一般農戶實行的是統一安裝管道,修建污水處理池自行無害化處理。村里還修建污水處理站,對核心區域內的污水實行集中處理,每天處理污水達到100噸左右,切實解決了全村的污水處理問題。
高橋村通過基層治理和村容村貌的改變,進一步保護了環境,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并在全村形成了以竹生態為主的旅游環線,種植了30多個竹品種,成為了竹特色農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村,推動了農旅融合不斷發展。
打造宜居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
宜賓市鄉村振興局鄉村治理科科長程江說,市鄉村振興局在去年重組承接鄉村振興職能職責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決策部署,切實以農村“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為抓手,有序推進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工作。
目前,市鄉村振興局以《條例》為指導,牽頭起草了《美麗宜賓·宜居鄉村”建設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預計到2025年,宜賓市農村人居環境將得到大幅改善,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村民衛生健康意識普遍增強,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以上。98%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實現全覆蓋,8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農村“廁所革命”5個區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以上,其余區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1%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