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區積極推進以地表水為水源的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工程建設,緊盯“提質”“安全”等關鍵環節,把讓群眾用上水、飲好水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鞏固提升集中供水,多措并舉做好農村供水保障,確保群眾喝上放心水。
2000年以前,牡丹區農村群眾全部吃得是淺層水、自壓井水,進入21世紀以來,通過實施飲水工程,絕大多數群眾吃上了地下500米左右的深井水,飲水條件實現了大幅改善。但是深井水含氟含碘量超標,給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仍然屬于不達標的飲用水。為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飲水水質不達標的問題,2016年牡丹區實施了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特別是2019年以來,牡丹區水務局結合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精心搞好頂層設計,積極探索建管模式,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全區474個行政村(社區)已全部接通安全飲用水,其中7個行政村通過安裝除氟設備達到飲水安全標準,467個行政村使用以黃河水為水源的安全水。
為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專管機構,牡丹區成立了供水有限公司,依托鎮街水管站實行統一管理,該公司對全區農村飲水安全、供水工作行使統一管轄權。同時,依托區疾控中心現有平臺和人員,成立了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承擔水質檢測任務,定期抽檢供水水質,形成了水質保障的良性聯動機制。
近年來,牡丹區水務局根據“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和“同源、同網、同質”的供水目標,引進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大規模建設水廠、主管網等工程,全區供水保障能力不斷加強。全區實施了2批次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4批次飲水扶貧、387個飲水氟超標村提升改造、加壓均流站以下工程、飲水工程維修養護等項目,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以都司水廠、菜園集水廠、西城水廠為水源,大部分居民吃上了安全、合格的黃河水。黃河水送達不到的村莊安裝除氟設備,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