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套村級規范。具體包括村級用水管理組織章程,村級灌溉放水、田間工程維修養護等運行維護管理制度,還建立了放水員灌溉管理責任制,對水量控制、清淤養護、維修需求上報等均進行明確,提升放水員履職能力。
完善一套建設機制。該區成立以區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各鎮(街道、開發區)和區級有關部門緊密配合的改革領導小組和多部門協同工作推進組,理順工作機制和職責分工,一周一統計、一旬一分析、一月一總結,確保改革順利實施,并制定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配套制度,相關工作納入區對鎮(開發區)年度綜合考核。

構建一套產權體系。該區出臺相關文件,通過公開招標委托第三方測繪公司對全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進行現場測繪,清產核資,全數摸清家底,逐一分類登記造冊,逐一確權并頒發產權證書,還將小型水利工程產權交易納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積極探索多種管理權、經營權流轉形式。
創新一套服務辦法。該區持續推廣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水稻田薄露灌溉技術,2021年全區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至0.634。練市鎮西堡村“紅美人柑橘基地”、舊館鎮港胡村星光農機數字糧油示范基地等一大批現代農業園區得到蓬勃發展,激發了農戶種果種糧積極性,帶動周邊農民增產增收。練市鎮召林村飛杰家庭農場實施生態循環用水,把養鴨產生的污水用于肥藕田、養泥鰍,凈化后再微灌大棚瓜果蔬菜,讓每滴水流過的地方都產出效益,僅小番茄棚產量就提高30%左右、畝均產值達7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