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在水務工程建設方面,小清河流域防洪綜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小清河干流及分洪道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淄河、預備河、塌河(織女河、陽河)、支脈河等主要支流均達到20年一遇的防洪設計標準;9座大中型水閘、206座小型水閘安全鑒定于2021年5月底全部完成,6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2021年6月底全部完成蓄水驗收,廣利河明匯閘、明泓閘、勝安閘、神仙溝擋潮閘等4座市管水工設施安全工程2021年6月底全部完工。實施了飲用水質提標工程,實施河口水廠、勝利水廠、永鎮水廠3座水廠提升改造,新增供水能力12萬噸/日;改造完成中心城東三路、遼河路等4.5公里供水管網和天華家園、金水小區等15個小區老舊供水管網及附屬設施;廣南水庫與兩管線連通工程提升泵站及管理設施建設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孤北水庫改造提升加快推進,廣南水庫水源保護工程如期完工。中心城河湖濕地連通及入海河流水質提升工程全面實施,實施河湖水系濕地連通、河道原位修復、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生態補水調蓄等5大類42項工程,2021年度14項工程正加快建設;實施了3座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項目,新建3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172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42處,省定任務完成率分別為130%、145%。完成天鵝湖蓄滯洪工程濕地建設,建成濕地32平方公里,區域生態環境大大改善;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5.51平方公里,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55%。

東營水務系統還充分履行水務行業治理各項職能,水務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水務治理能力持續提升。完成500萬立方米黃河水和500萬立方米長江水交易,成為全省第一例通過水源置換實現的區域水權交易案例;春灌期間全市大中型灌區引水2.34億立方米,完成灌溉面積169萬畝;全面完成全市49條市縣鄉三級河道劃界、界樁埋設、矢量數據校核工作,集中開展河湖“四亂”問題和攔河工程排查整治,建立全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監管長效機制,武家大溝等12條(段)河道成功獲評2021年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制定完善汛期中心城區河道水系蓄滯洪區水位調控、泵站泵井運行、防汛網格化管理“三項機制”,成功應對多年罕見的秋汛考驗,水旱災害防御水平持續提高;完成年度重點水利工程竣工驗收的15項省定任務;全市遙感監管認定查處清單總共220個圖斑全部完成整改;水資源監管水平持續提高,河口區被水利部公布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4家單位建成省級節水標桿單位,25家企業建成市縣級節水型企業。

飲用水質提標工程是2021年東營市民生實事之一,為增進民生福祉,全市已建成完全達到106項供水指標要求的深度處理工藝水廠10座,深度處理工藝供水量占全市總供水量的65%,覆蓋人口90萬人,覆蓋率達41.1%,覆蓋率居全省前列;2021年6月底,中心城無內澇鞏固提升工程全面完工,累計實施了91處積水點改造工程、78個內澇嚴重小區應急排水工程和68個沿河小區雨水就近入河改造,完成中心城18條水系貫通;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在全省率先完工,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實施了勝利灌區、東水源灌區2個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灌區內耕地水源得到更好保障。
此外,東營水務還抓住用好改革發展重要機遇期,全力推進水務重要領域改革,全面落實“一件事”改革,盡心竭力提供“保姆式”最優用水服務,為水務事業可持續發展“夯基壘臺”。

下一步,東營水務將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聚焦聚力重大項目、重點工作、重要保障,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通過深入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加快實施兩清零一提標工程、持續推進河湖水系濕地連通工程、縱深推進城市內澇治理工程、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強水工設施標準化提升工程,著力強化水資源管理、完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能力、推動河湖管理全面提能增效、提升供排水設施運行管理水平、提升水利工程和基層站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提升水務行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在推進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到位上下功夫、強化水務法治建設、加強機關規范化管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水務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