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7300萬元日處理4萬噸的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北郊鎮污水處理廠“五一”之后動工,這已是光大水務以BOT模式在淄博投資改建新建的第四個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將大大緩解周村區因經濟迅速發展帶來的污水處理壓力。類似這樣,該市近年來通過BOT模式建設污水處理廠,不用政府投入一分錢,就使得全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連年提升,目前已達80%。記者獲悉,淄博現有的12家污水處理廠中有9家是2002年后采用BOT模式建設的。其中,桓臺和博山引進了天津環科水務處理污水,而淄川1個和臨淄3個污水處理廠分別由當地企業魯泰集團和美陵集團投資、建設和運營。
另外,淄博市中心城區日處理能力達到25萬噸的兩個老污水處理廠,先由光大水務斥資2.24億元收購,再投入1.5億元以BOT模式進行升級改造,前不久開始按照最高排放標準運行。
淄博市建委負責人表示,BOT模式由企業出資,解除了政府數以億計的巨額投資壓力,不但加快了建設污水處理廠的步伐,而且使得污水處理量和處理標準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