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地處皖中,臨江濱湖,承東啟西,市域總面積2022平方公里、總人口121萬人,糧棉油及水產品產量均位列全國百強,是著名的產糧大縣、魚米之鄉。境內有長江、裕溪河、西河等多條河流,水資源總量22億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27.6立方米,水資源較為豐富。
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近年來,無為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把節水工作當做必須要抓的大事,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持之以恒保護水生態、用好水資源、發揮水效益,做好水鄉水文章。2021年7月,被水利部公布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城南排澇溝
花渡閘
黃雒閘
皖江水庫
西河
幸福站
一是系統修復水生態。近年來,我們先后投入5億元完成萬畝圩口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投入6.5億元啟動神塘河泵站、鳳凰頸新站建設,減害增利,讓水災害變為水資源。堅定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統籌推動“長江十年禁捕”、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專項整治、珍珠養殖污染專項整治等工作,系統推進城鄉污水一體化建設,新建13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及污水處理終端,啟動環城河綜合整治和農村水環境整治,不斷強化水環境治理,長江無為段水質長期穩定在Ⅱ類,確保了“一江清水向東流”。
二是精細管理水資源。堅持科技賦能,高效利用水資源,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推進節水型企業創建,支持高耗水企業積極應用綠色制造、節水減排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逐步降低單位產品用水量。截至目前,全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已達95%,節水型企業建成率達83.3%,萬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43%。大力實施標準化農田建設,推廣噴、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進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噴滴灌系統建設,全市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4.3萬畝。其中紫約藍莓種植基地引進全自動電腦化控制現代滴灌系統,走在了全國同行業前列。加強用水計量管理,建立公共供水管網DMA分區計量管控系統,實時監控管網漏損;對用水大戶實行定額管理,推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等制度,讓企業群眾按需取水、按量用水。
三是不斷激活水效益。無為市江、河、湖、塘、水庫眾多,不僅彰顯了獨特的水鄉魅力,也是源源不竭的創富寶藏。我們在保護水資源的前提下,大力盤活水資源、激活水效益。我們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高標準抓好環城河綜合治理及西河、花渡河無城段整治提升工程,完善濱河岸線旅游、休閑、運動、消費等配套服務功能,保護好“城市綠肺”、建設好“城市客廳”。我們依托豐富水資源、良好水生態,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打造出無為螃蟹、龜鱉等一批名優水產品牌。截至目前,全市螃蟹養殖面積達15.8萬畝,水產養殖年總產值超40億元,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四是全民參與水節約。注重把普及節水知識、增強節水意識的宣傳嵌入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中,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在全社會營造了親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今年以來,已開展50余場節水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工地、進機關“五進”活動,充分擴大了宣傳覆蓋面。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節點,充分運用廣播電視、三微一端、戶外公益廣告等平臺,開展多載體廣覆蓋宣傳教育,向社會宣傳節水意義和普及節水知識。廣泛開展節水型單位創建,以單位帶動小區、小區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會,變“要我節水”為“我要節水”。
節約用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科學有效地抓好水資源節約保護、開發利用、優化配置等工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蕪湖市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更加可靠的水資源支撐和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