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加強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精細化管理,12月10日,我市出臺《咸寧市市政公用設施精細化建設管理技術規定》(第一版)。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等五部門共同發文,要求全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管理,遵照此規定執行。
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定》是市住建局根據市政府委托,會同有關部門、單位編制的,是我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管理方面的首個技術標準。
《規定》共分為14章,對市政公用設施如車行道優化、人行道鋪裝、桿件整合、雨水口、井蓋、人行道樹池與行道樹等12個方面的建設管理制訂了標準。要求咸寧市主城區(含咸寧高新區)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管理,咸寧市下轄縣市區的新建、改建、擴建基礎設施項目,主城區范圍內的公路設施建設參照本規定實施。
如桿件整合,要求在滿足功能需求和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各類街道設施應集約化、一體化布置。新建道路應按照本規定進行整合;改建、擴建道路應根據實際需求,做到能合必合,減量化處理。在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現行規范和標準的前提下,應將路燈桿件作為各類桿件整合的主要載體,且單個桿件上設施數量不宜過多,與道路環境、城市風格整體協調。
《規定》要求,井蓋應具有防偷盜、防墜落、防滑、防位移、防噪聲、易開啟等多項功能要求,機動車道范圍內檢查井應采用可調式防沉降井蓋,道路人行道和綠道范圍內可采用隱形井蓋。行道樹宜選擇本地樹種,常綠樹如香樟、廣玉蘭、楊梅、黃桂、桂花等,落葉樹種如三角楓、楓香、樸樹、櫸樹、無毛法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