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
供水價格新規施行,水價有望提升,水務公司股價紛紛觸及漲停。
截至10月8日收盤,同花順水務板塊41只股票中,有36只處于上漲狀態,占比近九成。
其中,深水海納(300961.SZ)股價報收25.4元/股,漲幅達14.93%。江南水務(601199.SH)一字漲停,報收5.06元/股。
綠城水務(601368.SH)、中山公用(000685.SZ)、渤海股份(000605.SZ)、重慶水務(601158.SH)、巴安水務(300262.SZ)、錢江水利(600283.SH)和國中水務(600187.SH)等股早市開盤紛紛觸及漲停,午后開始有所回落。
截至收盤,上述股票分別上漲6.73%、5.71%、4.9%、4.76%、4.66%、3.46%和2.67%。
此外,海峽環保(603817.SH)、節能國禎(300388.SZ)、金科環境(688466.SH)等股價漲幅也均達4%以上,分別上漲4.37%、4.22%和4.07%。
這主要受供水新規正式施行影響。
據國家發改委消息,新修訂的《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和《城鎮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前實行的《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于1998年印發,2004年進行了個別條款修訂;《城市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于2011年實施。
此次新修訂的《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提出制定城鎮供水價格,以成本監審為基礎,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先核定供水企業供水業務的準許收入,再以準許收入為基礎分類核定用戶用水價格。
該管理辦法還將城鎮供水分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用水、特種用水三類。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制度,非居民用水及特種用水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等。
國泰君安研報稱,中國原有水價的構成、分類、定調價程序等法規目前已不符合形勢發展變化需要。新修訂辦法的出臺施行,有利于不斷完善城市供水價格機制。
該研報認為,供水價格新規施行,水務公司調價機制更加清晰,水價有望提升,原本壓制水務公司估值的低水價等因素,得以邊際改善。
東吳證券研報稱,中國水價只有美國的12%左右,新加坡和以色列的1/4,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兩辦法提出建立健全“以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為核心的定價機制,為供水企業提高水價提供了契機。
該研報認為,提高供水價格有利于激勵供水企業提升供水質量,促進節約用水價格機制形成。同時也為供水企業水管網智能化改造提供資金,有利于供水企業進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上海等省市水價已經明確水價調整政策。今年8月,上海發改委公布水價調整方案,將第一階梯水價從3.45 元/m調整至4.09 元/m; 第二階梯水價從4.83元/m升至5.72元/m;第三階梯水價從5.83元/m升至8.63元/m,水價調整幅度平均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