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浯溪水廠。
紅網時刻9月1日訊(通訊員 鄧國強 柳衛東)近年來,祁陽全面推行智慧水務,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提升現代化治水管水用水效能,保障城鄉居民優質供水,2020年管網漏損率下降至9.5%,供水水壓合格率達到99.6%,祁陽市自來水總公司供水業務收入實現四年連增,獲評全國縣鎮供水先進單位、湖南省集中式供水衛生信譽度A級單位、湖南省文明窗口單位。
建設智慧供水管網。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區域供水規模化、建設管理專業化、運營服務智能化”的思路,建成浯溪水廠、新埠頭水廠和盤龍西路配水廠,城區實現雙回路供水,供水規模從2016年的7萬噸/天增加到2020年的19萬噸/天,“十三五”改造城區管網537.8公里,新建管網91.2公里,并在每個主支管網節點處安裝測流、測壓儀表,供水壓力情況及時傳送到智慧水務控制系統平臺,實現城鄉供水管網GIS“一張圖”管理。
建成智慧管理平臺。建成智慧水務控制系統、自動數據采集系統、監控調度系統和安防報警系統,通過在線儀表和視頻攝像頭實時監測、監控工藝參數指標和設施設備運行狀態,實現水廠制水全流程自動化控制。通過大數據、物聯網,實時監測供水主支管網供水流量及壓力變化情況,一旦發生管網爆管、破損、漏水情況,系統能第一時間感知管網壓力和流量異常變化,自動派單通知人員現場搶修,搶修人員可通過手持終端快速找到要管網異常點并進行關閥停水搶修作業,實時向相關用戶發布搶修停水通知,對管網異常情況實現精確感知、精確定位、精確維護。5年來,管網漏損率從74%降低到9.5%,累計節水5175萬噸,節電1820萬度。
開展智能水質檢測。投資1500萬元建成水質檢測中心,對生活飲用水水質實現國標106項指標智能化檢驗檢測,檢測中心內設微生物檢測室、有機物檢測室、無機物檢測室、理化檢測室、放射性檢測室和智能化空氣凈化、電控等系統,配置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氣相質譜色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光度計、原子熒光光度計等檢測儀器設備112臺(套),水質檢驗檢測能力通過國家CMA認證。今年以來,水質檢測綜合合格率達到99.9%。
優化智慧供水服務。建成供水熱線自動辦理系統、智慧服務平臺、掌上營業廳,網上辦理涉水業務,線上推行電子計量抄表、網上查詢用水量、網上繳費、電子發票,開展供水業務辦理及熱線服務“零推諉、零積壓、零差錯、零投訴”“受理一手清,答復一口清,告知一次清”服務,線下推行社區(村)網格化服務、用水大戶“管家式”服務,全面優化供水服務。今年以來,實現水費抄表準確率100%、收費率99%,熱線電話及時處置率100%、供水搶修及時率達到99.6%,用戶用水滿意度達到99.8%。
推行智慧水源管控。為確保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等重點水域設立6個監控點位,安裝、攝像機、傳感器、水位計、水質檢測傳感器和動環一體機等設備,將水體水質、水位流量、水上作業、水岸建設等動態信息,24小時不間斷輸送到指揮平臺,傳送至手機APP,及時掌握水源水整體信息,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同時通過實時監控,對非法捕撈、非法采砂等河道“四亂”,做到精準發現、精準定位、精準打擊,切實保護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水質,湘江祁陽段出境斷面水質始終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