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6月23日消息:水是生命之源,飲水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增強市民的飲用水衛生安全意識,引導市民形成科學的飲用水安全理念和行為,由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和上海市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科普基地承辦的“飲水思源 不忘初心”健康文化主題活動于6月23日在上海金融交易廣場金融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次活動還得到了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促進中心、上海《凈水技術》雜志社、上海竹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上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對于上海這座超一線城市來說,高品質的飲用水已是“標配”,但其背后卻蘊藏著幾代人漫長而艱難的探尋和研究。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作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活動在圍繞安全飲水開展科普活動的同時,結合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和歷久彌堅的不變初心,突出“飲水思源 不忘初心”的主題。
一段鋼琴伴奏的芭蕾獨舞《水之源》拉開活動序幕。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和鋼琴演奏恰如其分地展現了水的質感,突出了“水是生命之源”這一共識。生命的起源離不開水,生命的發展缺不了水,生命的健康必需有優質的水來維系。上海飲用水源自何方?其品質如何?本次活動中,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特聘研究員、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顧玉亮教授通過講述上海飲用水的發展歷程,以及改善自來水水質的一系列措施,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上海優質飲用水的來之不易。
青草沙解除上海“水危機”
上海原有兩大水源地,其中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占70%、長江口的陳行水庫占30%。但隨著城市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兩大水源的供水規模無法滿足社會經濟需要。按當時的供水規模預計,2010年上海每天會缺水470萬立方米。正因如此,上海被列為全國36個水質型缺水城市之一,更是聯合國預測21世紀飲用水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
一直以來,上海始終在尋找足量、優質、穩定的飲用水水源。青草沙的開發適逢城市“水危機”,被寄予厚望。顧玉亮介紹,青草沙所處的長江水量充沛,占上海過境水資源總量的98.8%,水質在I類至II類間,每天可供水719萬立方米。青草沙水庫總面積近7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積66平方公里,設計有效庫容4.35億立方米。水庫蓄滿水時,可在不取水的情況下連續供水68天,并能確保咸潮期的原水供應。
2011年起,上海飲用水主要水源轉變為青草沙,這個切換實現了上海市供水水質大幅提升,全部達到國家新頒的106項指標。
上海飲用水堪稱優質礦泉水
一段水樂表演《水·印象》令人耳目一新,樂手別具一格的演繹展現了水純凈、靈動、清新、剛柔相濟的特性,用音樂呈現了一個如夢如幻的流水世界,引領觀眾感受自然與心靈的呼應。從優美的藝術情境再度走入活動現場,顧玉亮根據前期發放的“上海市民飲水習慣和認知調研問卷”反饋情況,就市民平時遇到的一些飲用水安全問題進行講解。
飲用水中為何要加氯?顧玉亮介紹,考慮到安全性、持續性、副產物、性價比,氯系消毒劑是目前國內外飲用水廠的主流消毒法。目前,上海主要采用的消毒劑是次氯酸鈉、氯胺,可以確保微生物的滅活、去除和抑菌。龍頭水中含有的微量余氯,具有抑菌、保鮮作用,是飲用水公共衛生的安全防線,具有不可替代性。氯味可能會影響極少部分市民的嗅覺和口感,建議煮沸飲用,以進一步提升自來水的品質。
此外,水垢也是市民關注度比較高的一個問題。談及水垢,首先要說說水的硬度。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碳酸鈣和碳酸鎂的含量,它們不僅無害,還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對于水的硬度,國際限值是450mg/L,上海地標限值是250mg/L,而青草沙水廠出廠水的平均硬度為128mg/L。從硬度上來說,上海的自來水就是非常好的礦泉水。“試驗研究表明,當水的硬度>100mg/L,煮沸后就會出現水垢或白色的漂浮物。”顧玉亮強調,“有白色水垢的水,其中富含鈣、鎂等礦物質,是非常優質的水,市民可以放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