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統計過,地球中雖然有70%以上都是水組成的,但是這其中又有80%左右的水是不可用的,多年以來缺水問題成為了人類所面臨的難題。
文:林何
水是一個重要的自然資源,也被人們稱之為“生命之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我們居住的地球有70%以上是水組成的,但實際能被人們使用的水源卻是非常有限的。

同時,全球多國都存在著水資源分配不均勻的情況,多國境內都有干旱地帶。而對于不少國家來說,水資源均勻分配成為了重點,并通過人為干預來調整國內水資源的分布。
不過通過人力來調控國內水資源的分布可是一個大工程,在全球中最著名的有3次這樣的大工程,其中就包含了我國的南水北調以及美國的北水南調、前蘇聯的東水西調,這3大調水工程也堪稱全球最大的三個調水工程。
不過雖然都是調水工程,但上面所說的3個工程還是有著許多區別,并且其中有一個調水工程不僅沒有起到效果還成為了災難,你們有了解過嗎?

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大家都比較熟悉吧,我國為了改變西北地區的缺水情況,就進行了南水北調計劃。在21世紀初時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始建設,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規模是非常大的,共計有3條線路涉及我國大部分地區。
至今為止我國南水北調工程還在繼續,這個工程讓我國數億人受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是人們評價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詞語。

美國的南加州是其國內最為缺水的地區,而美國北加州因為降水過于充沛,時常發生洪災,這樣的反差讓美國進行了北水南調,這樣不僅能緩解洪災還能解決干旱問題。
而進行北水南調之后,美國的加州無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發展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拜年話,甚至曾經嚴重缺水的加州成為了美國重要的糧倉,種植了各種農副產品。

中國的南水北調和美國的北水南調都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另外一個前蘇聯的東水西調不僅沒有讓居民受益,還造成了更為嚴重的災難。
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前蘇聯為了經濟的發展以及其它因素,決定截取中亞地區唯一的兩條大河-阿姆渡河和錫爾河的水用來開墾當地的土地。經過多年的計劃后,1967年這個東水西調的工程完成了,但這卻是噩耗的開始。

一開始烏茲別克斯坦深受調水工程的益處,并逐漸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出口國,但咸海的快速消失也讓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咸海枯竭后,當地的湖泊河流也受到較大的影響,并且數以萬計的漁民失業,還讓中亞地區干旱問題更加的嚴重。